中国储能网讯:近日,重塑集团决定参加2021年12月1-3日在湖南圣爵菲斯大酒店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暨第四届全国电源侧储能技术应用高层研讨会”,并作为大会重点支持单位之一。
重塑集团设立于2015年9月,集团总部位于上海,秉承着“成为技术卓越的全球化燃料电池企业,把氢能和燃料电池带入人类生活,创造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集团专注于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业务包括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电力电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工程应用开发服务。截至目前,公司已与一汽解放、东风汽车、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三菱扶桑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建立了深入的合作,结合产品实际应用场景开发了多款燃料电池汽车车型,公司的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地区覆盖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华北,以及德国、瑞士、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探索车用领域之外的商用场景,并已在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展开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开发。
产品方面,公司已开发完成32kW至56kW CAVEN系列和63kW至130kW PRISMA镜星系列两代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在额定功率、质量功率密度、电堆额定功率密度、冷启动温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层面具备突出优势,并在核心零部件环节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国产化、产业化。其中,130kW大功率PRISMA XII+镜星十二+燃料电池系统是重塑集团基于重型领域尤其是重卡的规模化应用趋势和需求自主开发而成,在多项技术指标上较此前有进一步提升,包括质量功率密度达702W/kg;系统额定功率下BOP功耗减少近10kW,系统效率提升约10%;电堆体积功率密度4.4kW/L,较上一代产品提升26%。
应用场景方面,为满足各类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动力系统需求,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燃料电池工程应用开发服务,主要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客制化开发、系统样机工程应用搭载方案,以及样机批量制造的全方位试制、调试等工程应用服务和技术支持市场应用方面。截至目前,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公司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已应用于客车、运输车、冷藏车、保温车、洒水车、半挂牵引汽车、垃圾车、自卸车等多款燃料电池汽车车型,并已在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开展燃料电池技术应用探索。
采用重塑集团燃料电池系统的物流车助力电商企业进行日常快件配送
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自身创新能力的建设。公司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具备一套成熟的研发组织结构,建立起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工程应用开发服务三位一体的研发流程,掌握了燃料电池系统设计、仿真、控制、集成以及安全性等核心技术,并获得国家和行业的高度认可。2020年11月,公司以突出的技术创新综合实力荣膺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2020年10月,由重塑集团子公司重塑科技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宇通客车、一汽集团、东风汽车5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长寿命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20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另外,凭借已积累的丰富道路工况数据和系统运行数据,公司研发团队持续验证产品环境适应性、系统及零部件耐久性,形成燃料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运行情况预测诊断能力,进而加速产品迭代。
产业化能力方面,2020年9月底,公司位于江苏常熟的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年产能5000套燃料电池系统产线正式投产,为未来燃料电池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另外,基于在燃料电池系统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优质的合作资源,公司主动开发、培育供应商,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保证燃料电池系统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同时,公司围绕车用场景,与国内多家知名整车厂建立合作关系,进入整车厂商供应链体系,不断拓展业务规模,已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优势。公司还拥有一支长期稳定从事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的经营管理团队,在产业环境、产品发展趋势、研发及销售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为公司的规范有序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重塑集团位于江苏常熟的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
公司作为燃料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的践行者,致力于携手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和机构共同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的长足发展。重塑集团子公司重塑科技是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燃料电池分中心的依托单位,担任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燃料电池分会理事长单位,并且是继长城汽车、潍柴动力、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之后第五家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的中国企业。另外,重塑集团长期深入参与产学研合作研究,包括与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进行燃料电池的相关研究,共同加速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
高端品牌会议介绍
本次大会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商务厅、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联合100余家单位共同联合支持。大会以“新储能 新动力 新发展”为主题,将邀请储能领域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领导、新能源业主单位、科研单位、发电集团、设计院、电网公司、系统集成商以及投融资机构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产业代表1000余人共同参与探讨和交流。
大会将设置大会开幕式、院士报告及储能产业高峰对话、储能材料与装备、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储能系统集成、锂离子电池技术应用、新型物理储能技术、储能安全与运维、储能检测、认证与标准、氢储能及燃料电池、储热与蓄冷、优秀青年创新论坛、第四届全国电源侧储能技术及应用高层研讨会等13场论坛。会议期间主办方还将安排相关展览及参观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