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透视国际可再生能源政策新趋势

作者: 来源:中国石化报 发布时间:2012-01-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从欧盟委员会发布的首次核电站安全压力测试报告,可以揣摩世界能源政策方面的若干新趋势。
 
    欧盟的这一压力测试始于2011年6月1日,目的是防止出现类似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测试所模拟的天灾包括地震、洪水、海啸、龙卷风等,人祸包括飞机撞击、核电站附近发生爆炸等。欧盟委员会将在2012年6月之前完成最终测试报告,提交欧盟峰会讨论。
 
    从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以来,相关国家对核电安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导致核电发展速度放缓。未来几年,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很多发达国家节能减排的红线不可动摇,核电发展放缓产生的能源供应压力必然转移到其他能源领域,带来相应的政策调整。
 
    第一,继续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较高,技术复杂,因此核电发展受阻产生的能源供应压力,近期将主要转移到传统能源发电领域。由于传统能源储量有限,在节能减排的严格要求下,提升传统能源的发电效率是今后各国努力的重要目标。
 
    第二,可再生能源备受青睐。德国之所以敢于提出放弃核能,很重要的原因是该国认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德国能负担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较高成本,与此同时通过产业化和技术进步不断降低成本。
 
    第三,智能能源技术将获更大支持。智能能源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利用传感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合理安排能源生产、输送和使用等环节的新技术,利用它可大大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智能能源技术中,智能电网技术已获初步进展。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广泛使用智能电网技术每年节约的能源,相当于全世界原油产量的10%。
 
    第四,节能文化加速普及。研究表明,戒除与能源消费有关的所有不良习惯,可节能37.5%,仅让家庭成员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节能知识,一个家庭就可节能9%。
 
    从长远看,核能因其成本低廉、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明显优势,仍有很大潜力。大力研发核能新技术、广泛利用核能,仍是全世界中长期能源战略。
 
分享到:

关键字:国际 可再生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