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中国电动汽车当何去何从?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1-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从2009年中国政府出台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以来,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作为国内领头的电动汽车制造厂商比亚迪,截止2011年底,其电动汽车的产销量仅为500余量,全国各主要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产销量也更是“惨淡”,而推向市场的电动汽车无论是在汽车价格、汽车续航、充换电等运营方面,还是在汽车的安全性能方面,离市场的预期均有相当大的偏差,整个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进程着实“惨淡”。
 
    而与此同时,日本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车型-普锐斯产销量已超上百万辆,成为现如今市场上主导的混合动力汽车主打车型。早前更有媒体披露称,包括日本尼桑等汽车厂商在内,已经联合研发成功了满电续航里程达到上千公里的电动汽车,这相对于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比亚迪E6“先行者”满电续航里程仅300公里的续航能力来说,差距着实不小。德国大众也于2011年11月宣称已经拟定了电动汽车的技术标准体系,拟在全球的大众汽车生产厂中执行。美国通用也曾公告称将联合韩国LG化学共同研发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而韩国LG化学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动力锂电池的领先制造商。
 
    面对国际汽车巨头的“步步紧逼”,中国的汽车制造厂商们似乎并没有“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大有“攘外必先安内”之势。面对未来数千亿,乃至上万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事关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及其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上,相互之间“死磕”,互不想让。而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方面却鲜有进展。
 
    而在中国众多的汽车制造厂商中,比亚迪无疑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个。比亚迪自进入汽车整车制造领域以来,就颇为市场所关注。2009年在中国政府出台汽车购置税收优惠等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的有利政策环境下,比亚迪汽车的业绩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而从手机锂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自巴菲特入股比亚迪之后,其“坚定”的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尽管时不时的有人有所怀疑,但是王传福几乎将比亚迪汽车“押宝”在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上的“豪赌”却似乎从未改变。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研发,比亚迪的电动汽车满电续航已达300公里,其生产的电动公交客车更是已有数万公里的行驶记录。但是无论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续航能力等方面,还是中国电动汽车相关配套的充换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为之后,比亚迪如今依然在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等方面仍难有突破。
 
    面对如今或将“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原先将所有研发方向均放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比亚迪,如果要重新投入相应的财力、物力、人力去开发除电动汽车之外的其他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无疑将会进一步的加大比亚迪的资金压力。但是,如果比亚迪不投入相应的研发,相对于现在技术条件更为成熟的混合动力汽车,比亚迪或将有可能会失去这个有可能主导中国车市十年时间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尽管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方向来看,电动汽车时代终将会到来的,但是什么时候到来,似乎全球的汽车工业并没有更明确的答案,而比亚迪又是否能够在电动汽车时代到来之前,而“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呢?比亚迪又该何去何从呢?或许时间与市场将会给予答案。
 
分享到:

关键字:中国 电动汽车 充换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