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我国离岸最远海上风电场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三峡能源 发布时间:2021-12-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2月5日14时08分,三峡能源江苏大丰H8-2海上风电项目(简称“大丰H8-2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宣告项目进入全容量并网发电冲刺阶段,标志着我国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丰H8-2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毛竹沙北侧海域,场址中心离岸距离72公里,水深7.5~20.9米。项目共布置38台4.5兆瓦及20台6.45兆瓦风机,配套建设一座岸基集控中心、一座海上升压站和一座海上高抗站。

该项目自2020年9月陆上开工以来,便遭受“新冠疫情”“抢装潮”双重影响,面临设备供货紧张、船机资源短缺、项目工期紧、送出工程投运时间晚等多重困难。项目团队勇挑重担、多线作战,积极协调设备供货及船机资源,精心排布施工计划,争抢有效施工窗口期,严控施工质量安全;联同三峡上海院、金风科技等参建单位积极沟通、优化施工步骤、密切协作,着力推动项目建设全速迈进,高效完成主体工程施工:2020年12月10日完成首根单桩沉桩,2021年1月24日完成首台风机吊装,11月15日完成全部单桩沉桩,11月28日完成全部风机安装。

大丰H8-2项目是我国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所处海域海况恶劣,涌浪常年较大,可作业窗口期较短。项目团队攻坚克难,创造了多项“首次”和“之最”,为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项目所用220千伏海缆长度达到86.6公里,为国内使用交流海缆距离最长,海缆截面外径达263毫米,也是目前我国投产海上风电项目的最大直径;

为减少因海缆电容效应而导致的无功损耗,项目创新性采用高压并联电抗器对海缆容性无功进行补偿,并利用电抗器中设置抽能绕组解决高抗站站用电电源难题,为国内首次,解决远距离电力输送难题;

项目电能在岸基集控中心升压至500千伏后接入电网,集控中心电压等级为国内海上风电项目最高,为集中连片开发海上风电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大丰H8-2项目将在今年12月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9亿千瓦时,满足约37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节约标煤超2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76万吨、废水超5万吨,有效降低对大气环境及水环境的污染,为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和今冬明春的电力保供再添利器,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