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2012年中国汽车业十大展望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2-02-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编者按:以2011年北京实行汽车限购为起点,中国汽车业两年的狂飙之旅被突然降到了低档。而且,越来越多的讯息显示,这也将成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拐点。与中国房地产业一样,中国汽车业要与以往那样的高速发展挥手作别了。2012年,中国汽车业将会发生那些变化呢? 
 
    不温不火过一年 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 
 
    在经历了2009、2010年的狂飙之后,2011年的中国汽车行业放慢了速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汽车产销1672.83万辆和1681.56万辆,同比增长2.00%和2.56%。其中:乘用车产销1312.27万辆和1310.36万辆,同比增长5.39%和5.26%;商用车产销360.56万辆和371.20万辆,同比下降8.68%和5.93%。 
 
    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低于3个百分点的增速,不仅跑输了GDP,也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最低增速。在终端市场上,今年车市实际上是以零增长的状态运行。在2010年超过1800万辆之后,2011年汽车产销量突破2000万辆的梦想已经落空,成为名副其实的调整年。 
 
    无奈的是,在经历了2011年的“刹车”后,业内专家对于今年的车市依旧不乐观。民族证券的分析师曹鹤指出,2012 年中国汽车行业“不温不火过一年”。国内汽车销售量同比增幅将小于10%,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在5%左右,国产汽车价格下降2%。此外,包括上海通用总经理叶永明、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江淮乘用车总经理戴茂方等多家车企老总此前亦表示,2012年车市增幅将徘徊在5%-10%的区间里。 
 
    点评:眼下,国内汽车产业在年产销2000万辆左右的高位平台上,既要避免大幅度下滑,也要避免前两年的爆发式增长对能源供应、城市空气质量和交通造成太大压力。由2009、2010年同比30%-50%的爆发式增长,转为眼下5%-10%的理性增长。在疯狂回归理性背后,中国汽车业要学会摆脱对数量增长的崇拜和依赖。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下半年将出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下称《规划》)自2010年6月首次曝光以来,关于《规划》的种种传闻就像一块诱人的蛋糕,漂浮在半空中。“千亿元财政补贴、到2020年实现500万辆电动车产销目标”等消息让整个行业兴奋不已。《规划》尚未正式面世,大大小小的车企早已豪迈地抛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规划,而与新能源概念相关的个股也一再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焦点。 
 
    可让整个行业备受打击的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来自各方的消息显示,《规划》的前景都不如外界此前猜想的那般乐观。此前一度甚嚣尘上的“千亿元补贴、500万辆产销目标”等消息,早已在官方的提法中淡出。此后《规划》审批一延再延,原定的去年底出台也未成行。 
 
    日前,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透露,《规划》虽然已上报国务院,一直未批复的原因是目前还在修改之中。但《规划》的大体方向未变,即要实现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加快规划燃料电池进度,实施过渡期转型城市与车型试点;十二五期间的战略重点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及汽车的节能减排,重点是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注重传统汽车技术水平的提升,发展节能汽车,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另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规划》仍在审议、修改阶段,但今年下半年有望出台,同时,还有一些配套政策也有望出台。 
 
    点评: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出台的消息,已经起起伏伏了若干次,“即将出台”、“最早某月出台”、“肯定出炉”、“出台无望”、“再被退回”之类的讯息此起彼伏,然而《规划》却迟迟难产。种种跌宕的背后,是难以统一的各方意见。 
 
    更多城市加入汽车限购行列 
 
    京城车市摇号限购一周年,经销商与购车者的叫苦不迭并没有动摇监管层的决心。北京市交通委日前表态称,2012年小客车购车“摇号”指标昨天公布,全年购车指标总额度仍为24万个。 
 
    而继北京限购之后,2011年7月11日,贵阳市人民政府令第5号,让这个中国西南部的省会城市,成为继北京之后的第二个汽车限牌城市。为“缓解交通拥堵,实现汽车数量合理有序增长”,从这天起,贵阳市采取“专段号牌”和“普通号牌”两种号牌上牌。其中,“专段号牌”有入户限制,摇号上牌。普通号牌无限制,但不得在一环路以内(即老城区)行驶。据了解,如同北京限购前的场景, 7月11日晚,贵阳市多家汽车品牌的4S店均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12点,上演了“最后的疯狂”。 
 
    虽然贵阳的限购让外界颇有微词,但二线城市限购的热情不减。日前,武汉市政协委员傅杰建议,武汉通过摇号或征收上牌费等方式限制武汉机动车数量盲目增长。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20万辆,路段拥挤亦是常有发生。 
 
    而伴随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愈来愈让地方政府头疼,2012年恐怕会有更多的“贵阳”萌发限购的念头。 
 
    点评:面对着拥挤的困窘和备受瞩目的PM2.5,限购似乎已经成为了各地方政府最便捷的解决问题的手段。无论是贵阳还是武汉,其交通拥堵背后的原因一是路网结构不合理,密度很低,导致分流能力很差,微循环很少;另一大原因是,二级城市目前的公交系统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很多市民被迫使用机动车。而备受关注的“PM2.5”中的三分之一都是汽车尾气造成的,但这绝大部分是柴油车造成的,以限购的方式让私家车主为PM2.5埋单似乎也不太合理。 
 
    汽车三包法案有望年内出台 
 
    纠结了近七年的汽车三包法案在经历了中汽协的唱空、汽车经销商的叫苦后,在2011年10月26日的听证会后再度陷入沉寂。虽然坊间关于汽车三包法案无疾而终的传闻不绝于耳,但据接近国家质检总局的人士透露,质检总局此番推动汽车三包法案出台的决心很大,并非像外界所传再度“流产”。但眼下由于尚有诸多细节需讨论,汽车三包法案最快也要等到2012下半年才能实施。  
 
    其实早在2004年底,质检总局就征集过对汽车“三包”的意见,但此后却搁浅了7年。直至去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对外发布公告,征求对“三包”意见稿的意见,汽车“三包”由此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对比质检总局此次发布的汽车三包法案征求意见稿与2004年的草案,不难发现,新规已厘清了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多的保护。     
 
    点评:自新版汽车三包法案面世以来,经销商面临的压力是业界争议最为热烈的话题。毕竟,经销商要直面来自消费者的各种问题。此外,在经销商承受了第一手的责任后,尚需进行责任划分,比如说究竟是汽车本身的问题、零部件的问题,还是维修不当造成的故障。因而经过经销商的过渡,厂商承受的压力并不是很大,经销商却要面临着前期垫款等责任。 
 
    校车后续政策出台利好客车企业 
 
    2011年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后,以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为代表的校车概念股就成为了市场追捧的热点,而各地方政府斥资采购校车的消息亦不绝于耳。 
 
    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学校可以配备校车,或者由依法取得道路客运经营许可、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或者出租汽车经营许可的企业;根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设立的校车运营单位为学校提供校车服务。而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 
 
    而在《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以后,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制订的《校车技术标准》已在制定中,如果进展顺利,近日就会公布征求意见稿。相对于欧美等国严格的校车法规体系,校车生产在中国仍属新生事物,我国从2009年才开始陆续发布《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校车标识》、《专用幼儿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校车生产标准,但这些国家标准距离公众认可的国际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民族证券分析师指出,校车方面的政策会很快陆续出台,客车企业的业绩也有望随之提升。 
 
    点评:公开资料显示,眼下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约1.5亿人,而符合标准的专用校车保有量仅为1万辆左右,学生千人保有量仅为0.12,相比美国、日本等校车制度较为成熟的国家千人校车保有量分别达36辆和18辆的标准相去甚远。东方证券研报预计,中国潜在的专业校车需求量约为100万辆,市场规模4000亿元人民币。 
 
    然而,面对着4000亿元的潜在市场,国内的校车生产企业却似乎尚未准备好。截至目前,国内唯一实现校车规模化销售的宇通客车2010年校车销售量达600量,2011年预计销售量达2000台。此外,安凯客车今年与沙特达成了3000辆校车的销售合同,创下了国内校车出口第一大单,而其他包括中通客车、亚星客车、金龙汽车、曙光股份等校车概念个股,截至目前在校车产能与规模化销售上,皆无可交出的成绩单。 
 
    一汽集团完成整体上市 
 
    喧嚣了四年的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终于在2011年下半年露出了端倪。2011年7月,一汽集团正式启动了整体改制的步伐。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双双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重组改制(以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及其他资产出资,联合其全资子公司一汽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方案已获国资委批准。根据该股改方案,目前一汽集团持有的7.61亿股一汽夏利股权(占总股本的47.73%)、一汽轿车8.63亿股股权(占总股本的53.03%)将被注入新成立的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股份)。 12月19日,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透露,2011年中央企业的公司股份制改革在持续的推进中,中铁物资、中国五矿和一汽集团已经完成整体改制。 
 
    有分析人士指出,自2011年年初以来,一汽一直在加紧推进主辅业务剥离并试水销售并网,并侧重公司在统一标识后的整体形象广告宣传。此前一直处于虚位以待的一汽集团总经理人选业已确定为许宪平。眼下又公司又完成了整体改制,种种腾挪之后,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极有可能在2012年即可完成。 
 
    点评:由于整体改制是一汽上市路程中最为敏感的步骤之一,在确认一汽集团完成整体改制后,一汽系相关个股一汽夏利、一汽轿车近日来颇受机构资金亲睐。 
 
    而在一汽整体上市的道路上,最让资本市场感兴趣的话题即是一汽整体上市的方案。此前,包含安信证券在内的几家投行早已为一汽集团设计了包括IPO、借壳在内的四套不同的A股整体上市方案。但亦有接近一汽集团内部的人士透露,是否IPO,还要视2012年的汽车市场销量,及资本市场的整体行情才能确定。由于目前一汽集团的资金需求量也较大,如果情况允许,不排除A+H上市的可能。 
 
    广汽集团搭建两地上市平台 
 
    2011年12月30日,证监会审核通过了广汽集团换股吸收合并的方案。原本打算在2011年9月完成A股整体上市的广汽集团方案,不得不推迟到2012年。 
 
    继在港股市场私有化骏威汽车后,广汽集团在A股市场再度选择了借壳上市的路线。 2011年3月23日,广汽长丰发布了广汽集团拟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广汽长丰,借壳广汽长丰实现A股整体上市的计划。广汽集团表示,其向申报首次现金选择权的广汽长丰股东以12.65元/股受让其所持有的广汽长丰股票,而对于未全部行使现金选择权的广汽长丰股东(除广汽集团外),广汽集团将按照1.6:1的换股比例向其发行A股。由于广汽集团A股发行价为人民币9.09元/股,那么以1.6:1的比例取得的广汽长丰换股价格为14.55元/股,与行使现金选择权的12.65元/股的价格相较提高了15%的溢价。  
 
    但广汽长丰的前东家长丰集团却并未按照广汽设计的路线选择换持广汽的股权。2011年6月,长丰集团决定将其所持有的广汽长丰全部114,469,321股股权行使首次现金选择权,而不参与广汽集团的换股。     
 
    点评:相较于国内其它汽车集团,广汽率先实现了在A+H的整体上市模式。可无论是此前在港股市场私有化骏威汽车(00203.HK),还是此次拟借壳广汽长丰,广汽集团的两次上市动作都未实现融资。 
 
    对此,广汽掌门人张房有曾表示,广汽集团目前暂无现金流上的压力。 
 
    汽车经销商行业面临深度洗牌 
 
    日前,商务部公布了《关于促进汽车流通业“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根据规划,汽车流通行业将出现收入超过千亿的经销商集团。《意见》称,十二五期间,汽车流通领域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零售百强企业营业额占行业营业总量的比重要超过30%,同时培育30家主营业务超过100亿元的区域性汽车流通企业,3-5家超过1000亿元的大型汽车流通企业。 
 
    但眼下,我国汽车流通行业的个体规模与行业整体集中度,均与《意见》相去甚远。虽然《意见》中定下了“零售百强企业营业额占行业营业总量的比重要超过30%”的目标,但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百强企业销售整车381.67万辆,占全国汽车销售总量的21%。此外,汽车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经销商仅有13家,其中,主营销售排名第一的庞大集团(601258.SH),去年主营业务收入也仅为53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也仅为408.21亿元,与千亿的目标差距仍然较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在《意见》等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在十二五期间汽车流通行业将会迎来行业洗牌与兼并重组,经过大规模跑马圈地,经销商发展速度将远高于整车厂增速。 
 
    点评:其实,千亿级经销商的形成,流通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已是国内汽车流通领域不得不正视的话题。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汽车经销商超过6万家,其中75%为单店经营,行业集中度明显偏低,行业整体呈现“小散乱”的局面。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公司经销网点超过千家,但也仅仅占据2.6%的市场份额。 
 
    由于集团经营较单店经营在厂商授权、人力、资金上有更大的优势,在行业集中度较低的情况下,有望得到快速发展。大的经销商集团将会加快跑马圈地的步伐,加快行业重组。 
 
    外商投资整车被降级 合资双方热情不减 
 
    让众多汽车厂商过了二十年舒服日子的汽车投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此前,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将于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新的《目录》将“汽车整车制造”从鼓励类调整至允许类,即是停止鼓励外商来华投资整车制造业。这个细微而重要的举动,有望成为汽车业开启后合资时代的一大推力。 
 
    虽然新《目录》将汽车整车制造从鼓励类调至允许类,但外资投资整车制造并未被明令禁止,因而不仅对已进入中国的合资公司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同时对于新引进的外资项目依然按现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外资准入管理。而在发改委修改《目录》后,依然有奇瑞合资斯巴鲁、捷豹及路虎;东风携手英菲尼迪共谋英菲尼迪国产化的消息传出,且二者极有可能都会在2012年落到实处。 
 
    点评:监管层将整车制造从《目录》的鼓励类降级至允许类,其目标除了希望通过核心零部件技术的引进,给国内汽车及新能源产业带来更多的活力,更是希望能给自主品牌留下较宽广的空间。虽然监管层的态度已经昭然,可是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项目依然层出不穷。 
 
    而作为本土的车企们,虽然也明了《目录》调整背后监管层的苦心,无奈的是致力于零部件等业务的发展虽能为各车企治本,却难以治标(整车项目往往可以在短期内即带来高额利润),特别是在2011年、2012年车市寒流的背景下。眼下,就连此前多次放言绝不合资的奇瑞也积极加入了合资的序列。2012年,国内车企投身入合资的热情仍将继续高涨。
 
    萨博故事未了 更多车企加入海外并购 
 
    虽然瑞典法院于去年12月19日批准了萨博破产,庞大集团投向萨博的4500万欧元购车款沦为了坏账准备,可围绕着萨博的收购闹剧仍未结束,除青年汽车准备派代表团再赴瑞典扫货萨博剩余资产外。另据消息人士透露,还有其他几家中方车企对萨博伸出了橄榄枝。 
 
    按照青年汽车方面的说法,其在萨博剩余资产的竞购中,“除了通用不能给的,全都要”,而其坚持扫货的背后,在于青年汽车此前已投掷了重金的凤凰平台。可让人不得不为青年汽车捏一把汗的是,这一尚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技术规程平台上至少要有2—3年时间才能开发出新车,等到真正量产尚需4—5年的时间。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是否会等待青年汽车用5年时间推出新车型,很难有一个乐观的回答。 
 
 
    而环顾国内汽车圈,寄望于出海收购的也并不仅仅只有双庞。长安汽车、北汽控股、力帆集团等纷纭流露出有意并购的意愿。著名汽车专家张志勇指出,包括一汽、上汽、东风、长城等在内,几乎所有的中国车企都有着海外并购的愿望,只是等候着竞逐目的的出现。     
 
    点评:作为汽车经销商的庞大集团,其涉足海外收购的原因不外乎,国内经销商相对于车企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而跨国收购可以让其获取某些优质车型的独家代理权,进而改变其与厂商博弈中的弱势地位。 
 
    而车企热忱于海外收购的原因就更明了,毕竟全国130余个整车厂的行业规模,决定了业内的兼并与洗牌不可避免。某些车企,如果不能通过海外并购迅速崛起,那么难免沦为被吃掉的小鱼。 
 
 
 
分享到:

关键字:2012年 中国 汽车业展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