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氢储能 返回

南海再添强强合作氢能项目,制氢新技术让绿氢“用得起”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1-12-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2月8日,20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南海开幕,在同步举行的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上,由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发起设立的恩泽基金与康明斯共同出资成立的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明斯恩泽”)签约落地南海仙湖氢谷,项目将领先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在南海进行本地化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以水电解技术加可再生能源制氢科技,共同推进绿色制氢方案的发展,突破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

20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上,一批重点氢能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投运。戴嘉信 摄

建设电解槽生产基地,打造绿氢价值链

制氢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氢能使用的经济性,规模化和高效率是降低电解槽系统成本并最终实现氢能产业商业化的关键要素。合资公司以先进制氢技术为基础,将装备生产国产化,进一步加强研发能力、扩大市场规模、重整优化供应链,有效解决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成本较高这一关键问题。

据悉,合资公司产线将生产康明斯HyLYZER系列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设备, 一期年产500兆瓦能力将于2022年建成并实现量产,后续产能可根据市场需求扩大到吉瓦(1000兆瓦)级。同时,合资公司还将为制氢市场提供多种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应用于加氢站及工业制氢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通过技术引进、研发到产业化,合资公司让绿氢变得“用得起、用得到”,助力绿氢成为具有竞争力的能源,在工业、交通等各领域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

强强联合推动氢能产业进步和规模化进程

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石化集团2020年氢气年生产量高达35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同年,中国石化提出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目标,将氢能全产业链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业务,锚定建设“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并不断推动由灰氢的脱碳转变。

恩泽基金总经理兼合资公司董事长周雨萱表示:“绿氢是氢能产业未来的终极技术,灰氢和蓝氢(灰氢+碳捕集技术)都只是过渡。我们将利用中石化集团目前的产业资源,围绕绿氢产业链做一系列布局,助力绿氢产业实现大发展。”

恩泽基金是中国石化设立的首支基金,致力于打造“产业布局与基金投资”协同发展的平台,围绕产业链布局生态圈,通过创新科技与创新资本相结合,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为中国石化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恩泽基金在为合作提供丰富市场资源和资金的同时,将借助中国石化集团在供应链、销售、市场网络等方面优势,为合资公司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康明斯拥有先进的技术研发和工程专业能力,以及领先的绿色制氢技术,包括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和燃料电池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球投放了2000多个燃料电池和600多个电解槽项目。

康明斯副总裁、康明斯中国董事长石内森表示,“康明斯将充分发挥在开发适合市场的产品、先进的制造工艺、优化的供应链和采购体系以及为市场和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加速在这一蓬勃领域的发展。”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孙景锋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