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后疫情时代需寻求可持续减碳途径

作者:张 炅 编译 来源:中国石化报 发布时间:2021-12-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bp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封锁措施影响,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下降4.5%,为1945年以来最大降幅。2020年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6%,为75年内最大降幅,这意味着去年的碳排放水平恢复到2011年的水平。

与全球碳排放下降相伴的是多个国家经济衰退,GDP出现断崖式下降。当世界经济逐渐恢复、封锁措施逐渐取消,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增长。当前世界正面临着挑战,既要实现持续的碳减排,又不能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疫情导致的碳减排不可持续

戴思攀认为,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的下降和碳强度的下降,共同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主要原因是煤炭和石油需求的减少。去年6%的碳排放降幅是个例外,只有在未来30年都看到同样比例的降幅,让例外变成常态,才能实现巴黎气候峰会的目标。

用去年全球名义GDP的降幅除以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可以得出去年二氧化碳减排成本。2020年,全球碳减排成本高达1400美元/吨。人们必须找到更好、更便宜的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恢复,全球碳排放水平可能会大幅提升,这将逆转去年的减排成果。戴思攀认为,要平衡经济增长和碳减排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进一步改善能源强度,降低单位GDP的增长所需要的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其次,不断改善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更多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扩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在继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实现经济进一步增长。

天然气将成碳减排关键抓手

在2020年的各种终端能源需求当中,石油的需求下降幅度是最大的,每日下降超过900万桶,占去年全球总能源需求下降的3/4左右。去年全球天然气需求下降幅度仅为2%左右,表现出良好的韧性。天然气将在未来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戴思攀认为,未来10~15年,天然气将挤占煤炭份额,帮助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实现减碳目标。当前,在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中,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能源需求仍在快速增长。

尽管风能、太阳能发展迅猛,但人们仍然需要其他类型的能源增长,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未来人们需要大力发展天然气,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两条腿走路,才能帮助一个国家快速降低煤炭比重。“很多亚洲国家天然气产能不足,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将快速增加天然气进口,亚洲LNG贸易可能翻倍。”戴思攀指出。

天然气+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可在净零排放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天然气+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能够帮助降低碳强度,在工业、发电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天然气+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可以用来生产蓝氢,推动氢能的发展。bp公司正在对天然气+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和蓝氢生产项目进行投资,将在苏格兰东北部的蒂赛德地区建设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蓝氢生产基地。

净零并非去碳化发展的终点

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损失,很多国家已下定决心采取行动,以保证将来气候变化不会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现在,各国作出的净零排放承诺将抵消世界上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当2015年联合国召开巴黎气候峰会时,“净零”这个术语还没有被使用,更没有一个大国承诺实现净零排放。现在,净零承诺已成为世界焦点。但戴思攀指出,净零排放并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在未来10年内加快碳减排速度。未来10年是否能快速使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下降,十分关键。

今年,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领导人重拾在巴黎作出的承诺,将采取雄心勃勃的减碳行动。只有当这些雄心和意图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实现真正的碳减排。

分享到:

关键字:碳减排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