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储能投运项目 返回

中国多地热衷“显示产业” 或将再酿光伏悲剧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14-05-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中国,平板显示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到2015年大陆将建成9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超越中国台湾地区,成为全球第二大平板显示生产基地。但业内人士指出,显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随时有可能面临产业调整。

 

5月3日,据新华网报道,全球电视生产巨头TCL集团控股公司华星光电28日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共同投资160亿元,在武汉东湖高新(600133,股吧)区打造中小尺寸平板显示研发和产业基地。这是当地近些年最大工业项目,投资额创下外来企业首期投资纪录,甚至超过了通用和联想。

 

据悉,武汉华星光电项目是集团的第三期项目,前两期已经投资近450亿元。此次合作项目是建设第6代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面板生产线,产品定位为高端中小尺寸平板显示器,专门针对手机和平板电脑。预计项目2016年底将实现量产,每年生产显示面板或模组约8800万片,实现产值超百亿元。

 

与TCL一样,还有很多企业纷纷新建显示产业生产线。作为平板显示产业的巨头,京东方高调募集资金457亿元,先后在重庆、鄂尔多斯(600295,股吧)、合肥等地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同样瞄准了中小尺寸的高端显示器。

 

在中国,平板显示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到2015年大陆将建成9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超越中国台湾地区,成为全球第二大平板显示生产基地。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以液晶面板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达1070亿元,同比增长44.6%,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1.4%。

 

与企业高涨的投资热情相对应,中国地方政府也是雄心勃勃。重庆市两江新区正在打造千亿级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已吸引15家产业链上游企业落户。位于中部地区的合肥市也盯上了这一新兴产业,正在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

 

其实,平板显示产业并非朝阳产业。早在十几年前,广东、江苏等地就大规模涌现显示企业。在经历几年风光之后,自2010年开始就出现明显的颓势。有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2年短短3年间,位于显示产业链上游的LED芯片产能扩张超过10倍,价格累计跌幅却超过50%,许多企业苦不堪言。

 

显示产业走过的历程初现光伏产业的端倪,让业内人士担忧面板巨头会成为下一个无锡尚德。就在去年3月,风光一时的“光伏明星”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曾经股价高达近90美元、销售收入300亿元、市值突破百亿美元的巨型新能源企业,一夜之间轰然倒下。

 

和显示产业一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再生能源等种种光环之下,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光伏产业曾经一路狂奔。高峰时期,中国有600多个城市把光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西部地区某些城市,出现了动辄几十平方公里的光伏电站规划用地。

 

短短数年内,中国先后建立了几十个光伏产业园,不少老牌企业和上市公司亦纷纷转型,宣布进军光伏行业。光伏产业成为各地政府招商的“座上宾”,地方政府纷纷给予无偿土地、资金配额、电价补贴等很多优惠条件。然而企业和政府都没有料到,在欧美“双反”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光伏产业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像潮水般崛起又衰落。

 

武汉全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利提醒说,中国大陆结束“无自主造屏时代”仅仅10年的时间,与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相比仍有差距,行业竞争又日益激烈,随时有可能面临产业调整,企业要吸取光伏的教训,谨防因出现产能过剩而被淘汰。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谢长生教授则建议,显示企业当务之急不是“圈地画牢”,而是要提升综合竞争力,尤其要把握住低温多晶硅、金属氧化物、olED等新技术,实现快速超越。同时,政府应加大液晶技术扶持力度,促进中国显示产业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过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