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建设现代化的能源互联网,对产业升级、园区提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具有重要意义。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以建设能源互联网试点市为抓手,积极发展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逐步构建起基于共享储能的风光储源端一体化能源互联网。我市能源互联网建设重点工程启动以来,政企合力,全力攻坚,仅用一个多月时间,能源互联网中心三大数据平台之一的电力数据中心已初见雏形,进入试运行阶段。
在国网朔州供电公司电力数据中心的主机房区,这里是朔州能源互联网电力数据中心的中枢大脑。如今,已经投入运行的信息模块,满配时就能够满足未来20年朔州能源大数据的发展需求。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的网络,通过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能量采集、储存装置和能源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其中,电力数据中心是整个能源互联网的基础,信息模块又是电力数据中心的核心。在主机房区我们注意到,用于存放信息模块的主机柜有序林立,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信息模块采用了华为一体化集成理念,集机柜、供配电、制冷、监控和综合布线系统为一体,为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提供了平台。记者还了解到,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已经着手推广应用能源领域通用场景,结合朔州资源实际,自主开展涉能领域场景建设工作。
国网朔州供电公司科技互联网部负责人 落全钢:这个是分布式光伏发电能效监测场景,咱们这个场景能按照朔州市六个区县,按区域能预测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根据历史发电量,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然后就预测到每日、每月的发电量。
今年以来,国网朔州供电公司紧抓能源互联网建设试点机遇,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立足朔州高质量转型发展实际,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承担平台建设任务,为打造能源革命创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国网朔州供电公司电力大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 李冰:到明年年底,我们将完成汇聚平台建设工作,完成智能电表、分布式电源、储能等数据接入,拓展更为丰富的智能应用场景,实现企业用电全过程实时感知、可视可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朔州新闻网
记者:孙权 符烨邦 贺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