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鹏辉能源被指关联方披露不完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4-05-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对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鹏辉能源”)而言,带着锂电池概念的光环,近日在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招股书。鹏辉能源选择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拟发行不超过21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8400万股,保荐机构为华林证券。

 

查阅招股书、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相关资料后发现,鹏辉能源的主要客户在过去三年间变动极为频繁,这与其同行业竞争对手比较稳定的客户资料并不一致;另一方面,其应收账款占总资产近三成也是潜在风险之一;而更重要的是鹏辉能源员工曾持股30%的公司跃升至2013年第一大客户。

 

第一大客户为员工曾持股公司

 

在鹏辉能源的“前10大客户情况”当中显示,2013年第一大客户深圳市海雷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海雷新能源”)以及深圳市亿力能电池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作为关联方,合并列示作为鹏辉能源的第一大客户;2012年两家合并的采购金额达到1145.58万元,占鹏辉能源主营业务收入的2.1%;然而2013年两者对鹏辉能源的采购额就暴涨近一倍达到2249.96万元,占比达到3.37%,排名从第九位一下子蹿升到第一位。

 

其中海雷新能源对鹏辉能源的采购额从2012年的641.16万元暴涨超过两倍达到2013年的2077.21万元;招股书称,公司业务员李军舰在2012年5月17日至2012年7月27日之间曾持有海雷新能源30%的出资额;不过除此以外,招股书并未披露任何关于海雷新能源的信息。

 

海雷新能源网站显示:“深圳市海雷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厂家之一,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离子、锂离子、镍氢、镍镉充电电池,锂锰、锂亚硫酰氯、环保碱性电池、成品电池及充电器等,是中国品种最齐全的电池制造商。”也就是说,海雷新能源这家曾经由鹏辉能源业务员李军舰持股30%的公司,实际上业务与鹏辉能源多有重合,明显是鹏辉能源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巧合的是鹏辉能源和海雷新能源都自称是“中国品种最齐全的电池制造商”;而尽管两者都自称是“中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厂家之一”,不过鹏辉能源招股书显示,鹏辉能源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只有1.82%到2.08%。

 

有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证监会对关联方的披露要求一直都比较严格,鹏辉能源只是披露了海雷新能源曾经由其员工持股30%,而2012年7月底后该员工李军舰到底是离开了鹏辉能源到其他公司任职,还是转让了海雷新能源的股权?如果是后者,接盘李军舰曾经持有股权的又是谁?鹏辉能源应当对这些问题交代清楚。记者就上述问题通过邮件等方式询问鹏辉能源,不过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近年来,多家公司因为关联方披露不完整而遭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比较受关注的是勤上光电(002638,股吧)(002638.SZ)于2011年上市前,存在内部员工在外成立公司向勤上光电采购产品并成为大客户的情况,不过招股书当中勤上光电并未认定其为关联方;直到2013年4月勤上光电董事长李旭亮被迫“认错”。

 

主要客户变动频繁

 

鹏辉能源2013年第二到第五大客户分别为Woox Innovations Limited(飞利浦子公司)、惠州市恒都电子有限公司、北京联动天翼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除了北京联动天翼科技有限公司以外,另外三家公司在2012年前10大客户当中都没有出现。

 

前几名客户出现了如此大的变化,鹏辉能源却并未披露其变动的原因。而鹏辉能源的同行业竞争对手亿纬锂能(300014,股吧)(300014.SZ)在上市前两年的五大客户当中,有三家是相同的公司,分别是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Energy One Electronics,Inc(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从事电池销售)、华尔利(南通)电子有限公司;而华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都曾经进入过鹏辉能源和亿纬锂能的主要客户名单当中。

 

另一方面,截至2013年底鹏辉能源应收账款达到1.92亿元,占总资产的28.39%,占流动资产的42.98%、营业收入的30.33%,也相当于合并净利润5681.21万元的近4倍;其中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余额的94.86%。鹏辉能源解释,整体销售规模增长导致应收账款增加,而年末是销售旺季,销售发货后,部分款项处于账期内尚未收回,使得期末时点应收账款增幅较大。

 

而海雷新能源应收账款就达到1080.42万元,占总额比例为5.33%,相对于2077.21万元的采购额,就是说海雷新能源对鹏辉能源的采购额有超过一半尚未付款;而2013年鹏辉能源第七大客户深圳易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达到了1254.33万元,相比其1649.23万元的销售额,超过四分之三的销售款尚未收回。

 

某知名券商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称,锂电池应用广泛,而近几年来新增需求集中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鹏辉能源的客户频繁变动有可以理解之处,这种情况与亿纬锂能作为创业板首批企业上市前的情况的确有所变化;不过鹏辉能源大客户的采购金额变动也的确比较大,加上其高额的应收账款,存在“粉饰业绩”的嫌疑。

分享到:

关键字:鹏辉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