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14年3月25日,广东阳江核电厂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18台,装机容量15919.79MWe。
一、本季度核电生产情况
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累计发电量为12719.4亿千瓦时,核电累计发电量为259.84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2.04%(详见图1)。与燃煤发电相比,核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841.87万吨[1],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205.7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7.16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6.23万吨[2]。(减排计算方法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本季度核电累计发电量为259.84亿千瓦时,比2013年四季度下降了13.98%,比2013年同期上升了13.87%。累计上网电量为244.78亿千瓦时,比2013年四季度下降了13.62%,比2013年同期上升了13.59%(详见表1、2)。
(表2数据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信息网)
二、本季度核电安全生产情况
2014年第一季度,各运行核电厂严格控制机组的运行风险,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一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各运行核电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件、环境事件、辐射污染事件,未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未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
三、放射性排出流和环境监测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辐射监测标准,依据管理部门批准的排放限值,各运行核电厂对放射性排出流的排放进行了严格控制,对核电厂周围环境进行了有效监测。第一季度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各运行核电厂放射性排出流的排放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监测数据表明,所测出的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在当地本地辐射水平涨落范围之内。
四、本季度重要活动[6]
1月4日,宁德核电厂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成为中国广核集团2014年首个实现并网发电的在建核电机组。
1月10日,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第七次换料大修开始;2月15日,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并网成功,大修结束。同时,1号机组堆芯首次装入了48组长周期燃料组件,标志着机组正式进入长周期燃料循环过渡阶段。1号机组将经过三个燃料循环后,最终达到18个月长周期换料。
2月5日,中核运行二厂4号机组第2次换料大修开始;3月8日,机组并网成功,大修结束,历时31.5天。
3月20日,红沿河核电厂1号机组顺利与电网解列,按计划开始首次大修。
3月24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阐述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
3月2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法国总统奥朗德共同见证下,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与法国电力公司总裁普格里奥在法国巴黎签署了加强核能合作的协议。
3月25日,阳江核电厂1号机组完成168小时示范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注[1]:根据电监会发布数据,2013我国供电煤耗为321克标准煤/千瓦时。
注[2]:按照工业锅炉每燃烧一吨标准煤产生二氧化碳2620公斤,二氧化硫8.5公斤,氮氧化物7.4公斤计算。
注[3]:表1数据来源于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信息网。
注[4]:宁德核电厂1号机组进入大修期,故发电量为零。
注[5]:阳江核电厂1号机组于3月25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商运后发电量及上网电量暂未统计在本表中。
注[6]:重要活动主要指:1.核电集团公司面向社会的重要活动;2.核电厂重要技术改造活动,如换料大修等;3.安全监管重要活动;4.重要的国际合作活动;5.重大的公众宣传活动。
以上数据为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