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2月22日晚间,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本轮20.37亿股股份配售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9.94亿港元。
12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处信源获知,此次参与配售的投资方由高瓴资本、新华资产领投,鸿商资本参与。对此,记者向保利协鑫能源求证,截至发稿时暂未回复。
根据规划,保利协鑫能源此次配股募得的资金,拟将约4.45亿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用途,而将有关所得款项净额的91.1%(约45.5亿港元),用作资本性支出。这其中,拨作资本性支出的所得款项净额中,约19.76亿港元用作内蒙古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及配套硅粉项目,25.73亿港元用作江苏中能硅业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项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此次参与配股的投资机构均为长线投资者。尤其是高瓴资本,这是其今年二季度以后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又一新动作。
据悉,颗粒硅技术对比西门子法,具备低耗能、连续生产的优势,也不需要破碎工序,其成本、品质均低于棒状硅,并能填补硅块间的空隙提高坩埚装填量,提高拉晶产出。
从产能来看,保利协鑫能源目前已在江苏徐州、四川乐山以及内蒙古包头分别规划建设两个10万吨级、一个30万吨级FBR颗粒硅项目。今年11月,保利协鑫首个2万吨级模块化颗粒硅项目投产。
回顾这两年高瓴资本在光伏赛道的动作,其数百亿的投资布局环环紧扣上下游,包括硅料龙头通威股份、硅片和组件龙头隆基股份,逆变器龙头阳关电源和此次拥有颗粒硅技术的保利协鑫能源。
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张磊今年3月20日在参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时表示,在新能源技术、材料、工艺等“绿色新基建”领域,高瓴按照“碳中和”技术路线图,深入布局了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产业链上下游。
2020年12月9日,通威股份公告称,宣布近60亿定增的配售结果,高瓴资本旗下的中国价值基金认购了约5亿元。
12月20日,隆基股份公告,个人股东李春安与高瓴资本于2020年12月19日签署了《关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李春安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高瓴资本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
公告称,交易双方一致同意,本次交易的每股转让价格为70元,本次交易对价总额为158.41元。通过这次协议转让,高瓴一举拿下隆基股份6%股份,一跃成为“光伏茅”的第二大股东。根据公开数据,高瓴目前在隆基股份的持股数约3.17亿股,占隆基股份总股本的5.85%,市值达到254亿元。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高瓴资本旗下的礼仁投资曾在2020年第四季度成为阳光电源第九大流通股东。彼时,其持股900万股,持股比例约0.62%。
不过,在2021年第一季度,礼仁投资就从阳光电源十大流动股东的名单中消失。而就在1月,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朋友圈发了一张与高瓴资本张磊的合照,也一度引发资本市场的遐想。
12月23日,保利协鑫能源报收2.52港元/股,总市值为683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