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充换电之争 谁能胜出?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2-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媒体对电动汽车铺天盖地的报导,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似乎就要开始腾飞-绝大多数主流汽车厂商都在积极地开发电动车型,政府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与财政支持。但是,电动汽车市场能很快起步吗?这将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部分电动汽车可以依赖位于家庭或工作地点附近的慢充桩来满足充电需要,已是公认的事实。然而,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取决于便捷的快速解决方案,目前有两个选项,更换电池与快速充电。汽车厂商、电池制造商、电网、服务商与消费者均存在不同的偏好与利益所在。两个选项间的博弈将对未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很多中国本地汽车厂商支持更换电池,因为这让他们可以无需深入地理解电池集成技术而迅速向市场投放廉价电动汽车。为了保护自身的经营效率与经济利益,中国两家电网公司也已成为了电池更换模式的有力推动者。早期的电动汽车购买者也有可能被其低廉的购车价格所吸引,并无需考虑锂电池的潜在的寿命问题。
 
  因此,电池更换更有可能成为中国快速服务的主导模式。面临这样的发展趋势,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必须重新调整他们的电动汽车及配套的充电战略。国际汽车厂商尤其需要做出抉择,在中国沿用其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战略,还是针对中国市场采取相应的特殊对待。服务商需要思考怎样才能在有效控制电池技术发展不稳定风险同时提供最佳顾客体验,创新的商业模式将是其中的关键。
 
  政府政策需要保证必须的充电基础设施到位,同时在服务领域推动开放的市场竞争。对于一个尚无可借鉴的发达国家成熟商业模式的新兴市场,开放的心态尤其重要。
 
 
分享到:

关键字: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