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其他新型储能技术产能与项目 返回

大连化物所推出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电气新科技 发布时间:2021-12-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消息,近日,该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郑琼副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制出48V/10Ah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并作为中低速电动车的动力电源成功开展应用示范。

根据实测数据,在6至7℃环境温度下,该动力电池系统续航里程达到35km,系统比能量为90Wh/Kg。该系统由32个5Ah钠离子软包电池,采用2并16串方式组成。软包电池用磷酸钒钠正极和低阻、高稳定性电解液均为该团队自主研制。

中检集团南方测试股份有限公司的三方检测结果显示,该系统采用的5Ah软包电池,比能量达到126.5Wh/kg,10分钟可充入大于95%的电量,同时通过了短路、针刺、强制放电等安全性测试。该系统为中低速电动交通工具动力电源、车用启停电源、低温冷启动电源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自2016年,李先锋团队瞄准中低速电动交通工具和大规模储能等应用领域,布局了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技术,确立了由高比能量、高稳定性钒基磷酸盐到低成本的铁、锰基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体系的技术发展路线;初步解决了磷酸盐正极电导率低、稳定性差,碳基负极储钠动力学慢,电解液-电极界面成膜机理不明确等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实现了关键材料中试和小批量制备,具备了大容量电芯器件和储能系统集成的能力;开发出系列基于钒、铁、锰等不同磷酸盐基钠离子软包电池,相关技术申报发明专利40余件,获授权专利13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据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网站信息,李先锋研究员长期从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张大煜优秀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