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网建设与运行 返回

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新型储能应用增长强劲

作者:余 娜 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21-12-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有关政策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呈现强劲增长趋势。预计今年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超过400万千瓦。”在12月16日举办的 “第六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预测。 刘亚芳表示,储能是助力可再生能源开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也是催生能源新业态、抢占能源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 

刘亚芳介绍,2021年国家能源局在储能领域重点开展一系列工作,主要有:一是7月,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提出了强化规划引导、推动技术进步、完善政策机制、规范行业管理等五方面十九项任务。 二是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 《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 (暂行)》,明确了项目备案管理责任主体、备案内容以及项目建设质量的相关管理要求,并要求电网企业 “公平无歧视为新型储能项目提供电网接入服务”。 三是科学编制 “十四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内生动力、以市场机制为根本依托、以政策环境为有力保障,部署技术创新,开展分类示范,努力创造新型储能技术、市场、政策多轮驱动良好局面。 四是推进试点示范,加强对首批8个国家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动态评估,组织编制 《2020科技创新 (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典型案例集》,积极推广先进新型储能技术装备和商业模式。 五是持续完善储能产业标准体系。按照 《关于加强储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不断组织完善储能标准体系,加快重点标准研制,建设完善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引领储能技术创新,促进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刘亚芳表示,面对技术经济性、应用安全性、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等方面的持续提升完善,储能产业在以后应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建设布局,促进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各环节有机融合、协调发展。二是鼓励新型储能市场化应用。因地制宜探索灵活多样的商业模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共享储能、云储能、储能聚合、电动汽车储能等新模式。三是加快完善新型储能体制机制。四是积极开展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以 “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新型储能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各环节有机融合,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升新型储能领域创新能力。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