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动态>会员企业 返回

南网科技获36家机构调研:公司目前主要开展储能系统集成、项目EPC服务、系统调试、并网试验等储能业务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同花顺综合 发布时间:2022-01-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南网科技1月4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1年12月30日接受36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技术交流1.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交流介绍储能行业发展背景、南网科技储能技术及产品、南网科技工程业绩及发展前景。

2.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关键技术交流介绍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重点难点、南网科技关键技术与产品。

二、访谈环节

问: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答:公司在十四五期间,谋深做实发展战略,将在储能业务、电源侧试验检测业务、基于“丝路InOS”操作系统的配用电设备、室外无人机和特种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依托产品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预计在“十四五”末期,公司将全面提升产品成熟度并扩大生产规模,营销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市场,非电领域市场稳步显现规模,“南网科技”品牌走向成熟,核心子业务品牌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

问:公司分别在收入端和利润端未来规划是怎么样的?

答:公司在上市报告期内营收、利润两个指标的表现优异。未来将在维持稳定高速增长的同时,关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挖掘产品的毛利空间,提升整体净利率水平;充分规划有效利用上市募集资金,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公司重点布局的储能系统技术服务、电厂灵活性改造、基于“丝路InOS”操作系统的智能配用电设备、机器人及无人机等业务核心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对未来维持稳定高速增长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问:公司未来业务布局及增速预期是怎样的?

答:公司始终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目标,以电源清洁化和电网智能化为主线,逐步发展出技术服务和智能设备两大业务体系。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主营主业,在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基于“丝路InOS”操作系统的智能配用电设备、电源试验检测调试、无人机及带电作业机器人等方面着重发力。公司整体业绩预期可保持较高增速。

问:储能产业未来发展是怎样的?

答:电源侧储能方面,独立储能电站将迎来快速发展期,“火电机组+储能”和“新能源+储能”将成为常态化,进一步凸显储能在提升系统调节灵活性和安全性的资源价值;电网侧储能方面,储能设施作为电网输配电设施规划的有效补充得到认可;用户侧储能方面,一方面通过峰谷差获利,另一方面通过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平台等形式,参与到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获取收益。

未来储能商业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将随着电力市场发展的成熟度、市场主体身份的认可、交易品种的多样化不断完善。

问:公司储能业务的优势?

答:公司储能团队有多年研发经验与丰富的成果积累,具有储能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储能电网接入系统等整套集成优化能力,掌握储能电池和PCS集成、储能系统安全设计、BMS和EMS开发等储能关键技术,具备丰富的储能项目现场调试经验;在新能源并网、源网荷储多能互补、电网仿真计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施经验;拥有专业的储能电池检测试验室,先进的储能系统并网检测设备;同时拥有大批长期从事电网、电源调试、试验、技术监督的专家。

问:目前公司储能业务布局情况?

答:公司目前主要开展储能系统集成、项目EPC服务、系统调试、并网试验等储能业务。公司将重点布局新能源配套储能、独立储能电站建设、传统火电配套储能等电源侧储能;配电台区模块化储能等电网侧储能;标准化用户侧储能产品等业务。

问:公司是否可以开展储能投资业务?

答:公司目前不开展储能投资业务。

问:巡检机器人及无人机未来发展情况如何?

答:公司巡检机器人业务发展稳定,综合考虑投入成本、巡检效率等因素,公司认为,无人机室外巡检将是更优的解决方案。公司无人机团队首创“慧眼”超低空无人机全自动巡检网,国内首次实现省级规模输变配无人机网格化联合巡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司未来将机器人业务重点布局在特种作业机器人和室内巡检机器人。

问:公司“丝路InOS”操作系统的优势?

答:公司自主研发的“丝路InOS”操作系统实现了智能配用电终端操作系统的国产替代,其中智能电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基于宽带载波时钟基准的同步采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系统可以为所有用电设备提供统一平台,能让不同的设备使用同一个语言互联互通;该系统信息可靠度高、易用性强、开放性高,有效满足了电网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

公司在本专业领域有突出的技术实力和标准话语权,拥有相关专利超过60余项,牵头编制国家标准一项,参与编制南方电网企业标准7项。

问:最近几年公司的智能设备业务增长很快,未来是否会考虑将部分外协的产品自己加工生产?

答:公司目前人员结构以高水平研发人员为主,聚焦于智能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暂时没有自主加工生产的计划。

问:公司未来的客户拓展思路是怎样的?

答:公司深耕广东区域市场,全面覆盖南网五省区域市场,稳步开拓国网区域市场,并已取得非电力能源领域市场的业绩突破。公司未来将打造一支协作共进、创业创效、业务精湛、不懈奋斗的营销精英人才队伍,在全国重点区域设立分支机构。随着上市后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公司将持续开拓业务市场,做强做优经营业绩;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应用清洁能源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智能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保障电力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效率提升,促进电力能源系统的清洁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智能配用电设备、智能监测设备、机器人及无人机。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务院“科改示范行动”入选企业,拥有省级工程中心及各类实验室18个,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5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46项,其中“燃煤电站硫氮污染物超低排放全流程协同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于2019年度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持和参与制定了《电力机器人术语》《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全保护系统技术条件》等11项国家、行业标准;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138项。同时,公司拥有一支技术能力强的研发管理团队,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2人,国内国际专家库各类技术专家37人,优秀的研发团队有助于公司保持持续的创新机制以及技术领先优势。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