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写在中国能建甘肃院总承包建设的靖远风电送出项目投运之际
作者:杨若澜
从初设评审到并网投运,历时整整一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沧海330千伏变电站、国能110千伏升压站已分别于2021年12月18日、12月24日一次启动送电成功,标志着靖远风电项目送出工程全面完成带电任务,为下一步风电场并网发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被问及这一年来工程上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项目经理张晓伟却不知道该如何言起,最后只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印象深刻的事情太多了。”
换站址——勠力同心破难题
2021年3月底,甘肃院工程总承包项目部人员陆续进驻现场,众人都对初设的方案信心满满,110千伏升压站也已按照计划开始施工,但330千伏变电站却因为当地突发的现场状况无法动工。在想尽一切办法协调处理之后,棘手的情况仍然难以解决,张晓伟数夜几乎都没有阖眼,他考虑再三,认为再拖延下去势必会影响接下来的项目进程,一狠心向院里提出了一个极为果断的申请——换站址!
院领导在了解到具体情况后予以大力支持,系统规划部、送电部、变电土建部等部门的同事们也纷纷表示理解,继而赶往靖远现场重新选址,推翻既定的初设方案,在三处备选方案中敲定了席金湾西部的新站址,然后加班加点赶出方案,仅用了十余天便高质量完成了规划图纸的重新绘制。正是因为全体甘肃院人相互协作、勠力同心的相互支撑,才确保了项目的按期开工,为后续工程开展奠定了扎实稳定的基础。
抢工期——争分夺秒保进度
在工程进行中,靖远项目部的几位员工无一不是在“抢时间”。8月份变电站所需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需要收货,尽管接到通知时已经是周日晚上九点,但靖远项目部QHSE专责宗磊还是决定前去卸货,“这样第二天就可以进行设备安装了,明天再去肯定要耽误大半天时间。干工程嘛,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如果平日里不抓紧,工期就没办法保证了。”
受几位同事这种“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拼劲儿的影响,今年刚入职的靖远项目秘书刘振池虽然年纪轻轻,但他将工程上的每一个细节都看得很重,平日里也在想尽办法提升着自己的工作能力。自他8月27日给政府相关部门提交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到10月15日工程草原征占用批准文件正式下发,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刘振池自豪地说:“这个速度相较来说还是蛮快的,尽我所能推动项目进行,真的很有成就感!”
事实证明,项目部人员这种牢牢刻在心里的紧迫感、使命感与责任感正是未雨绸缪的体现。10月底甘肃疫情突发,近40天的时间,设备材料无法进场,既要与多方人员协调解决变更施工方案的各项问题、配合做好施工现场防疫工作,还要争分夺秒办理大小车辆出入证等各类手续。因为车辆无法出行,项目副经理叶玮、刘振池等人便只能步行一个多小时前往政府办事大厅,待排队办好手续也已是几个小时之后,再步行回去都已感觉十分疲惫,但大家彼此鼓劲儿,匆匆扒上两口饭,就又转身投入到工作中。
促投运——克服严寒守现场
12月中旬,靖远项目临近投运,宗磊第二天需要去质检站办理手续,整理资料到很晚,因此只能在施工现场过夜。深冬山中的凌晨有将近零下二十度,休息室里没有暖气,就算守着个“小太阳”还是觉得十分寒冷。而在投运当天,项目部的几人也都被冻得直打哆嗦,“风一刮过来,好像衣服都被吹透了。”但当公网侧330千伏响泉变3352间隔启动时,他们都忘记了严寒和烈风,一直在户外坚守十余个小时,直至变电站带电投运。
“3G215沧响线带电正常!”
“母线带电冲击完成!”
“330千伏主变带电冲击正常!”
先后历时18小时33分、7小时40分,靖远两座站点均顺利带电并网。其中沧海330千伏变电站是2021年甘肃省存量及新增新能源项目中首座并网投产的330千伏汇集站,也是截止目前2021年甘肃省存量及新增新能源项目的5个33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中唯一一个并网投产的变电站。甘肃白银地区风光清洁能源极为丰富,沧海站投运之后,承担着白银市1000兆瓦的新能源送出任务,每年可为电网提供9.62亿万千瓦时清洁能源电量,减少当量燃煤118334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290712吨,将为甘肃省“十四五”新能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西北内陆这片广袤的山坳中,沧海330千伏变电站的名字因地域意象差异而显得更具独特的诗意与美感,它展现着电力人胸怀广大、乘风破浪的奋进精神,寄托着发展清洁能源、实现“30 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