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施正荣箴言 点亮光伏希望的新声音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4-01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3月22日,在SOLARCONChina2012中国国际光伏技术大会上,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从光伏产业成本、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发表了对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看法。
 
    对于太阳能光伏产业,施正荣始终抱着坚持的态度,并且非常有信心将其发展得更好。他认为太阳能无论是从投资的角度还是从能源的角度,都是首屈一指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选择。
 
    “产能过剩只是暂时现象”
 
    从2011年开始,太阳能光伏产业就一直被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困扰。但是施正荣认为,产能过剩只是个暂时的现象,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如何更快使用太阳能的方法。
 
    在会上,施正荣给大家分析了一下世界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产能需求。如果2015年全球有250GW的产能需求,如果这其中只有5%的太阳能需求,即使只是5%的产能需求,对于现在来说数量也是庞大的,因为目前全球年产才50GW。同时,施正荣的导师、“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也说,世界上有70%以上的发电将来要靠太阳能。
 
    “长远来讲,多晶硅价格超过30美元的可能性不太高”
 
    2011年,光伏产业从多晶硅、电池片到组件,整体价格大幅下降。施正荣说,10年前以3$/W的价格就可以占领一大半的市场,在现在看来,不是3美元,已经只需1美元。几年前光伏企业的成本目标是1$/W,现在已经实现,成本在不断降低。而与此同时,欧盟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定价却是在不断上升。以美国为例,美国在过去几年电价平均每年定价上升3.5%-4%左右,所以说美国和欧盟的统一电价,已经到了平价水平。国内,即使在寒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目前中国很多省市GPA签订的电价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地方政府对太阳能光伏的扶持也才越来越有积极性。
 
    而目前的光伏成本价格也已经减半,系统成本下降速度非常之快。施正荣讲道,在2008年以前,产业迅速发展,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应该是产业真正的冬天,由于德国市场第一阶段的太阳能发展几乎处于饱和以及欧债危机和美国发动“双反”调查的影响,使得产业受挫。尤其是在过去两年,中国的产业投资扩张、暴涨的产能和市场格局演变的关系,造成了产能的严重过剩和恐慌式的价格下降。
另外,多晶硅由于产能的急剧增加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多晶硅的产能已经超过了数万吨级,但有一些公司的制造成本确实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目前,多晶硅市场的均价大概在20万/t左右,施正荣认为,长远来讲,多晶硅价格超过30美元的可能性不太高,因为超过30美元,很可能就会影响市场整体的电价水平,影响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
 
    “太阳能光伏电价还会继续下降”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原材料质量的提高以及生产设备的进步,单晶硅的转换效率目前已经在20%以上,多晶硅的转换效率也达到了17%左右。尤其是光伏发电成本已经和天然气发电非常接近,同时,与核能相比,太阳能也将更有竞争力。从建站时间角度,施正荣做了一个对比分析,建一座核电站需要10-15年时间,建一个水电站需要8-10年,而建1个GW的太阳能电站却只需要一年不到的时间。所以从建设期来看,发展太阳能也是非常可取的。据介绍,在过去十年,尚德总计向全球80多个国家输送了5.5GW的太阳能电能,相当于10年建了5个核电站。
 
    施正荣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下降和产业链的健全,平价上网时代已经到来,这将给光伏产业的商业伙伴以及能源电力的投资者提供新的机会和新的商业模式。他说:“目前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实现平价上网,我们认为到2015年发展中国家将会实现平价上网。目前光伏电价与中国发达地区的工业综合电价相差已经不大,距实现综合平价已经不远。”
 
    近几年,太阳能光伏电价还会继续下降,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装备、原材料以及供应链的不断创新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施正荣指出,现在很多公司的新的通告中扩产都是以GW来计算的,这表明成本在不断下降,供给已经能够保证具有延续性。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成为现实,不再是我们所谓的假设的一种技术。为此,施正荣希望政府能够充分认识到太阳能发电的经济可行性和实用性,从而把太阳能发电作为国家能源长期规划的一种发电技术,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政策、金融政策、电力政策,使得太阳能发电能够尽快地大规模发展应用。
 
    “我们只需要政府给我们政策,并不需要政府补贴”
 
    中国政府给各个地方政府给出了节能减排指标,在过去的五年每年要减排10%,地方政府也希望利用太阳能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但是政策非常重要。施正荣表示,我们只需要政府给我们政策,并不需要政府给我们补贴,有了政策自然就会有投资,这是我们光伏产业统一的声音,尤其是在光伏的冬天,政府应该正视这个产业,重视太阳能技术,给予我们政策支持。
 
    回首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成本下降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谈及此,施正荣认为成本下降快首先是源于中国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施正荣透露,美国业内已经公布了最新消息,认为中国政府并没有给中国光伏产业实行过度的补贴,尚德、天合作为强制性应诉企业,美国政府给的终裁都是低于5%。也就是说,中国的光伏产业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过度补贴,更多的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透明、一致和稳定的实业鼓励制度和政策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家们商业敏感比较强,所以形成了大型的制造业,使得中国的光伏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第二,他认为中国的光伏技术是渐进式的发展,实验室的晶硅电池效率25%,我们量产的电池只在19%左右,所以还有6%的空间,如果我们能很快将这6%的空间实现,那么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此外,施正荣还强调,灵活和有效的供应链很重要。
 
    由于产业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变数太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在这个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平价上网指日可待”
 
    离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越来越快,但目前也须正视,2012年是这个产业的真正的冬天,产品价格还在不断下降,整个光伏产业链的供应商目前能不能赚钱目前都不太好说。 
 
    施正荣再次谈到成本问题,他认为成本下降应该靠技术革新和产业革新,让成本有序地下降,每个企业都需要合理地利用技术核心。在过去的五六年,光伏产业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施正荣认为是三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是产能,产能发展了,成本就随着下降;第二是制造技术发展了,转换效率从2011年的14%-15%到今天的17%-20%;还有一点就是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他介绍,2003年,光伏产业的供应链完全还没有形成,原材料等都是“吃人家吃剩下的”,现在光伏有了自己的供应链,不仅仅是从多晶硅、硅片、玻璃等,还有很多技术也都健全了。如果美国也有这样的供应链,在美国生产光伏产品,成本同样下降,他说,这才是一个产业降低成本的真正的原因。
 
    同时,施正荣认为2012也是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机会,在此期间企业应该抓住机会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提高技术转换能力,改善运营策略。希望政府能够从战略的角度支持光伏产业,尽快出台一些实用的对产业有实质性支持的政策。他相信,平价上网指日可待。他说:“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成本过高,目前这一问题已经解决,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太阳能不能无间歇连续发电这一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必定是存在的。只要大家不遗余力地追求我们的理想,这个世界光伏太阳能来照亮全世界这个理想一定会实现。”
 
 
分享到:

关键字:施正荣 光伏 尚德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