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氢燃料电池第一股”亿华通(688339.SH)已经启动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事宜。这一事宜现传来最新进展。
1月12日,证监会公布了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进度,目前进度已达接收材料阶段。
冲刺H股主板,打通“A+H”双融资平台
亿华通是国内燃料电池头部企业。该公司2020年8月10日正式在科创板上市,成为中国“氢燃料电池第一股”。当时,亿华通的发行股价是76.65元/股,截止到2022年1月13日(当日收盘价245.10元/股),股价已经翻了3倍以上。在氢能热潮下,亿华通已经成为氢燃料电池板块最热门的股票之一。
现在这样一家公司又为什么赴港上市?
亿华通的对外解释是:应公司业务发展需求,拓展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深入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调整资本结构和股东结构。
香港资本市场有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之分。创业板市场主要面对规模较小,但是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公司,对上市企业的要求较为宽松;主板市场面对规模大、较为成熟的企业,对上市企业的要求较为严格。亿华通此次拟冲刺的是香港联交所主板,并已聘请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 H 股上市审计机构。
以下是H 股上市的主要条件:
结合亿华通当前实力,从上述香港主板上市主要条件看,其挂牌H股应该不会有太大障碍。
亿华通披露2021年三季度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146.37%;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189.49%。对于营收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公司业务聚焦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同时受益于氢燃料电池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的有利影响。
股价倍增背后:成绩显著,前景明朗
亿华通是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引领者,致力打造更好的氢能解决方案。多年来,公司沿循“剥洋葱”的技术布局思路,积极布局产业链核心材料与零部件,目前已经构建起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涵盖原材料、双极板、MEA、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以及控制器、智能DC/DC、测试设备、测试实验室全套解决方案等在内的纵向一体化产品与服务体系。
2021年期间,亿华通先是发布了120kW、80kW两款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G120和G80Pro,产品整体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后又首发了24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G20+,进一步拓展了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场景。目前,公司在产品端,所自主研发的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G系列产品功率已可覆盖30-240kW,能够满足城市团体、物流车、旅游大巴、牵引车、自卸车等多样化动力需求,实现不同道路应用场景全覆盖。
规模化运营端,截至目前,亿华通分别与宇通、福田、吉利等近30家主流车企联合推出客车、物流车、乘用车等全系列产品,在北京、上海、张家口等16个城市地开展批量商业化,配套车型超过1800辆,累计运行里程超过5200万公里。
供应能力上,亿华通以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在张家口投建了中国第一条半自动化生产线,一期年产能2000台(2017年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年产能10000台。此外,公司在大兴国际氢能产业园投建产线,生产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一期产能3000台,2021年底投产;二期产能10000台,项目在有序规划中。
此外,亿华通还持续通过“拓展朋友圈”提升自身影响力。2021年期间,其在3月份与丰田共同成立华丰燃料电池公司;4月份,与成都大运汽车联合开启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线;8月份,与水木明拓签订战略合约,共推氢能产业发展;11月份,与申能能创与亿华通战略签约,共建氢能产业新生态。此外,11月30日,外界期待已久的“成渝氢走廊”启动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首发仪式正式打响,亿华通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
亿华通在燃料电池领域的“江湖实力”可见一斑,在氢能浪潮下股价一路飚涨是必然。如果亿华通此次能成功登陆H股主板,实现“A+H”双融资平台,其发展又将迈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