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储能关键装备 返回

应急管理部通报10起典型火灾爆炸事故 “4.16"光储充项目被点名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新闻网 中国消防 发布时间:2022-01-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通报了2021年10起典型火灾爆炸事故,其中包括北京福威斯油气技术有限公司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火灾爆炸事故。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孙金杰指出现在目前电池具有一定的火灾风险,需要从技术层面、(储能设施)热管理层面、日常管理层面三个层面来把风险降到最低,防止发生一些恶劣的火灾爆炸事故。

应急管理部通报的2021年的这10起典型案例中,有的因为用火不慎酿成大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的因为管理者安全意识淡漠,物防缺位、人防失守,最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每一起事故都是惨痛教训。

在这10起典型案例中,因为用火不慎而引发的火灾占比最高,达到了四起,其中云南省沧源县翁丁老寨火灾事故因一名8岁儿童玩火引起,造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翁丁老寨104间房屋被烧毁。石家庄市众鑫大厦火灾事故因楼内人员乱扔烟蒂,最终引燃大厦外保温材料造成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300多万元。而河南省商丘市震兴武馆火灾因蚊香引发、山东省德州市“富康”蛋糕房火灾因蜡烛而起,由于责任人安全意识淡漠,存在违规居住、违规使用易燃夹芯彩钢板进行防火分割等行为,最终两起火灾分别导致18人死亡、11人受伤和7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防火监督处高级工程师 孙金杰:从这些实际事故来看,基本上都是人的因素占主导。像“3.9”火灾(石家庄众鑫大厦火灾),那就是因为有人把烟头扔到了4楼平台上,沿着外立面保温材料着火。要提升我们个人素质,知道哪些行为可能会造成哪些危险,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10起典型案例中有两起是燃气爆炸事故,湖北省十堰市雁湖社区重大燃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26人死亡、138人受伤,辽宁省大连市鑫和社区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两起事故都存在燃气管道维护检修不力、安全监管缺位等严重主体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最终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防火监督处高级工程师 孙金杰:这两年大家可能听到、看得比较多的爆炸事故,因为经过20多年的管道燃气的发展,有些管道可能存在一些维护维修存在问题,这方面需要加强维护管理。

此外,这10起典型案例还包括北京福威斯油气技术有限公司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火灾爆炸事故;河北省沧州市鼎睿石化有限公司火灾事故;吉林省长春市李氏婚纱梦想城重大火灾事故和辽宁省大连市新长兴市场火灾事故。防火监督员表示,违规动火和电气线路起火是常见的火灾原因,需要我们杜绝违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而锂电池的广泛使用作为一个新业态,与之相关的火灾近年来呈多发趋势,为此更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强防范。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防火监督处高级工程师 孙金杰:从手机甚至耳机、电脑一直到汽车,再到现在储能电站整个新能源的发展,这几年是非常迅速。现在目前电池具有一定的火灾风险,需要从技术层面、(储能设施)热管理层面、日常管理层面三个层面来把风险降到最低,防止发生一些恶劣的火灾爆炸事故。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共1.4万余起,死亡41人,受伤157人。

报告称,执法检查发现,消防法的法律精神和法律条文还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大火巨灾”“小火亡人”“新领域新业态火灾”隐患依然存在,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不断衍生新风险,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氢能、光伏、锂电等储能设施,天然气泄漏和大型仓储物流场所等火灾爆炸事故呈增长态势。

报告指出,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产量仍在快速增长,火灾风险急剧增加。2021年1月至10月,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共1.4万余起,死亡41人,受伤157人。其中北京496起,造成13人死亡。

报告称,电动自行车的维修、改装、停放、使用等,以及锂电池的充电、报废和回收等环节管理不规范,存在非法改装、入户充电、过度使用和电池老化等问题,滋生大量安全隐患。特别是由于户外充电桩不足、充电价格不均等原因,入户充电问题比较普遍,“人车同屋”导致火灾亡人率居高不下。

2021年10起典型火灾爆炸事故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安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