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三星紧急应对
2010年2月10日星期三,上午9:40,三星移动通信部门的28名高管聚集在公司总部第10层的“金色会议室”里,共同评估三星面临的危机局势。该公司的手机正在逐渐失宠,用户体验极差。iPhone的实力却渐渐显露出来,已经不再有手机厂商嘲笑苹果,反倒纷纷担心它会抢夺自己的市场。三星的手机业务表现强劲,每年都能推出几款新机型,但它的智能手机并没有竞争力,而苹果现在却在这一领域引领了新的方向。根据三星的内部备忘录对那次会议的总结,该部门的主管发言称:“我们的品质不佳,或许是因为设计师按照我们的安排设计了太多的机型。”
这位高管表示,三星设计的手机太多了,但如果要为用户提供一流的设备,这么做没有太大意义。“提升整体品质的途径就是取消没有效率的机型,降低总体的机型数量。”他说,“数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市场上推出完美程度很高的机型,推出一两款精品机型……”
“外面有影响力的人看到iPhone后都会说,‘三星在打瞌睡呢。’”这位高管接着说,“这段时间,我们的所有精力都放在诺基亚身上……但当我们的用户体验与意料之外的竞争对手苹果iPhone比较时,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三星处在十字路口。“这是一场设计危机。”那位高管说。
整个三星都听到了这样一条命令:我们要尽快推出自己的iPhone,推出既美观又易用的智能手机。三星组建了应急团队,设计师和工程师顶着巨大的压力工作了三个月。有些员工甚至繁忙到每晚只能两三个小时。
全面复制iPhone
到3月2日,该公司产品工程团队已经完成了对iPhone的细致分析,与正在开发的三星智能手机进行了对比。该团队向他们的老板递交了132页的报告,详细解释了三星落后于iPhone的所有细节。这份报告总共列举了126项苹果的领先之处。
该报告可谓事无巨细,例如,iPhone可以通过旋转设备放大计算器界面,三星却不能。在iPhone上,日历功能可以将每天的日程安排清晰地罗列出来、手机按键图片上的数字清晰可见、挂断电话也很简单、已经打开的网页数量能直接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在一个屏幕中建立WiFi连接、新邮件通知一目了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所有这一切都是三星手机所缺乏的。
逐渐地,经过一番改进后的三星新款智能手机无论在外观上还是功能上,都越来越像iPhone。主屏上的图标也采用圆角设计,尺寸大小相仿,而且也通过类似的反光效果营造出了立体感。这些手机上的功能图标几乎完全复制了iPhone的模式。手机本身也采用了圆角矩形的外观,用整块玻璃覆盖手机正面,Home键位于下方——一切的一切都与iPhone如出一辙。
事实上,有些行业高管已经对这种相似性表达了担忧。2月15日,一位三星高级设计师向其他员工转达了他与谷歌(511, 1.04, 0.20%)高管会面的成果——对方建议他们对部分Galaxy设备作出调整,因为它们与iPhone和iPad实在是太像了。次日,一位三星设计师向公司内的其他员工发邮件转达了谷歌的意见。“由于与苹果过于相似,需要做出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先从正面开始。”该邮件说。
当月末,三星已经为三星版的“乔布斯新闻发布会”做好了准备。3月23日,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里人头攒动,大家都在等待着三星高管的主题演讲。灯光洒满舞台,与会者逐一落座。三星移动通信部门负责人申宗钧走上舞台。他先是阐述了手机用户期待的全新体验——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在讨论苹果iPhone。
“当然,你们现在或许在想,我必须拿出一款新设备向你们展示这些新体验。”申宗钧说,“我带来了。”
他伸手从自己的外衣口袋里拿出一部手机。“女士们、先生们,我来向大家介绍三星Galaxy S!”申宗钧手握那款设备,将它展示给台下欢呼的人群。
虽然上个月已经通过邮件要求设计师调整Galaxy产品的外观,但最终的成品仍然与iPhone几乎一模一样,除了顶上印着“Samsung”的logo。
乔布斯怒火中烧
“我们被剽窃了。”
身为iPhone设计团队的成员,克里斯托弗·斯金格看到Galaxy S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心想:为了设计iPhone,他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尝试了数百种设计、测试了各种各样的玻璃、绘制了不计其数的图标和按钮,可三星那帮家伙就这么抄走了?
但苹果高管当时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没有太过关注三星的这款手机。1月27日在旧金山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乔布斯向全世界展示了iPad——他的团队早在着手设计iPhone前就已经在开发这款产品——而如今,iPad早已畅销全球。
但就在Galaxy S在海外上市一个月后,乔布斯开始关注起这个来自韩国的“抄袭者”。他想对三星高管采取强硬态度,但他的接班人库克却提醒他不要太过激进。毕竟,三星是苹果最大的供应商之一,为苹果提供了处理器、显示屏和各种组件。与三星闹僵可能令苹果的产品元件短缺,甚至会对iPhone和iPad造成影响。
但三星的抗拒态度却令8月4日的首尔会议气氛紧张。此后,苹果律师卢顿告诉安承浩,他希望三星对苹果的担忧做出回应。“史蒂夫·乔布斯希望听到你们的解释,越快越好。”他说,“请不要跟我们打官腔。”
苹果团队返回了库比蒂诺。苹果总法律顾问布鲁斯·塞维尔(Bruce Sewell)向乔布斯汇报了情况。但乔布斯在等待三星答复的过程中却很没有耐心。
“他们在哪儿呢?”在等待数周没有答复后,乔布斯反复问卢顿,“怎么会这样?”
专利大战打响
事情仍然没有太多进展,于是,双方再次举行会谈——一次在库比蒂诺,一次在华盛顿特区,还有一次在首尔。苹果律师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了解决方案,他们告诉三星团队,乔布斯愿意与之签订授权协议,三星可以付费使用部分知识产权。但由于苹果不想授权与iPhone的独特功能相关的专利,因此三星必须停止使用这些设计和功能。
谈判最终破裂,乔布斯越来越渴望将三星告上法庭。库克仍在耐心劝导,他认为,对于如此重要的一项业务来说,谈判比闹翻要好得多。
到了2011年3月,三星推出了最新一代平板电脑,这一次的屏幕扩大到10英寸。苹果高管震惊地发现这完全是在抄袭iPad 2。但他们并不觉得意外,因为三星已经宣布,将会调整自家产品来对抗iPad 2。
库克的谨慎劝告已经失去效果。2011年4月15日,苹果向美国一家联邦法院起诉三星侵犯iPhone和iPad专利。三星显然早有准备——它几天后便在韩国、日本、德国和美国向苹果发起反诉,指控其侵犯与移动通讯技术相关的专利。最终,双方将各种各样的诉讼和动议文件提交给了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和荷兰的法院,以及美国特拉华的一家联邦法院和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ITC。
三星员工吞下证据
2011年3月的一天,三星反垄断机构的调查人员驱车来到三星位于韩国水源的工厂外,那里距离首尔约25英里(约合40公里)。他们准备展开突击搜查,寻找该公司与移动运营商对手机串谋定价的证据。
正当调查人员刚准备入内时,却被保安拦住了去路。经过一番对峙,调查人员叫来了警察,最终得以进入大楼,但却比预定计划推迟了30分钟。为了了解在这30分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调查人员调取了内部监控录像,屏幕上的情形令他们目瞪口呆。
在得到政府前来调查的消息后,工厂内的员工开始销毁各种文件,更换电脑设备,竭尽全力隐藏所有可能对三星不利的材料。
一年后,韩国报纸报道称,该国政府以阻挠调查为由对三星进行处罚。彼时,苹果的代理律师团队正在首尔对三星案取证,他们也了解到那次对峙。根据他们掌握的消息,一名三星员工甚至在调查人员获准进入工厂前吞掉了文件。这对苹果的诉讼显然不是好事。苹果律师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三星拥有忠诚到愿意吞掉证据的员工,苹果怎么可能胜诉?
等到双方正式对簿公堂时,苹果对三星专利文件上列出的一系列工程师和设计师提出质疑。他们每个人都确认自己参与了技术开发。但当被要求解释专利的细节问题时,某些人却无言以对。
针对谎言和诡计的指控充斥着法庭。苹果向法庭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了iPhone和Galaxy S并排放置的效果。三星随后展示的图片则对手机的尺寸进行了缩小处理。当苹果公司将其与诺基亚的授权协议提交给法庭后,三星却在自己与诺基亚的谈判中使用了这些信息——这显然犯了大忌。
没有赢家的战争
庭审中甚至出现过很多可笑的事情。苹果起诉三星侵权的一项专利只有一句话,并附带了一张圆角矩形图——并没有具体的设备,只是一个圆角矩形,也就是iPad采用的外观设计。但随后,荒诞的一幕出现了,当高兰惠法官举着iPad和Galaxy Tab 10.1问三星律师,他能否区分出哪个是哪个时,三星律师却显得手足无措。
“法官大人,这个距离看不出来。”三星代理律师凯瑟琳·沙利文(Kathleen Sullivan)说,她当时大约站在10英尺(约合3米)开外。
在这场蔓延全球的诉讼大战中,没人敢说自己大获全胜。韩国法院裁定苹果侵犯了三星的两项专利,同时裁决三星侵犯了苹果的一项专利。东京法院驳回了苹果的专利诉讼,并要求其支付三星的诉讼费。德国法院下令禁售Galaxy Tab 10.1,原因是它与iPad 2的外观太过相似。英国法院做出了对三星有利的判决,认为其平板电脑“不如iPad酷”,不太可能令消费者产生混淆。美国加州的一个陪审团认定三星侵犯苹果的iPhone和iPad专利,判处三星赔偿10亿美元——由于陪审团计算有误,法官后来下调了赔偿额。而在赔偿额的争论中,三星律师表示,他们对三星采用了苹果的“部分知识产权元素”没有异议。
一位接近苹果的人士表示,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财力上,这场无休止的斗争已经令苹果心力憔悴。
与此同时,与以往侵犯其他公司的专利一样,三星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不断开发更新、更好的手机,甚至连一些曾经效力于苹果的人都认为,三星已经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不再是山寨厂商。
尽管乔布斯生前力主诉讼,但如果他还在世,看到这场诉讼大战留下的一片焦土后,或许会幡然醒悟,遵循自己曾经向莘莘学子提出的建议:“我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会愿意做我今天要做的事情吗?’”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那次著名的演讲中说,“如果我连续多日的回答都是‘不’,那就是时候改变了。”
苹果与三星的诉讼战火已经燃烧了1000多天,希望不久后的某一天,当他们的高管醒来后对着镜子自省时,也能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