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电动车新贵能否颠覆传统汽车产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证劵报 发布时间:2014-05-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3年特斯拉Model S在美国横空出世,超越宝马7系和奔驰S级成为同价位豪华车的首选车型,随即在资本市场旋起了一股龙卷风,其股价在市场的争议声中不断创出新高,空头无奈仓惶平仓落难而逃。特斯拉市值的迅速膨胀刺激了市场的神经,这股热潮传递到国内,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市场热点。难道这是电动汽车颠覆传统汽车产业的前兆?

无疑,特斯拉订单纷至沓来,业绩上扭亏转盈,宣告了电动汽车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Elon Musk这个硅谷天才采用硅谷模式重塑了汽车研发和营销的流程,巧妙地在高端市场撬开电动车的大门,让传统车企不寒而栗。

但我们并不认为这会是一场对传统汽车产业的颠覆。特斯拉的主要卖点有两个:一是可视化、智能化的操作体验(如“所见即所得”的大触屏操作、远程更新操控软件等),二是不亚于传统跑车的环保节能用车体验(加速时间短、续航里程长、节油效果突出)。对于前者,各种高科技设备正不断应用在传统汽车上,智能化是传统汽车的升级方向之一,谈不上是颠覆。对于后者,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不同在于动力总成,“电池+电机”的组合替代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身等总成并无大的变化,总体技术架构和生产方式也没有显著的改变。一个面向大众化汽车市场的优秀经营模式包括卓越的产品性能、协同合作的供应链体系、低成本的精益生产方式、广泛而便利的销售与服务体系。在这些领域传统汽车巨头仍然拥有强大的优势,动力总成的更替并不是对整个车企经营模式的颠覆。而且,采用“电池+电机”组合本来就是传统车企的战略之一,只是它们之前都在观望等待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

电动汽车的突出优势是节能环保,这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但未必是最重要的因素。比如,购买成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以节能效果突出的混合动力汽车举例,深度混合动力车在美国城市工况的节油率可达30%-40%,售价只比同档次传统动力车贵4000美元左右(约2.5万元人民币),但2013年美国所有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合计只有48.9万辆,市场渗透率仅3.1%。

汽车是在各种复杂路况上工作的由3万多个零部件集合而成的批量化工业制品。在满足严苛的品质要求下,控制成本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设计上的优化(依靠长期的经验积累及优异的技术研发),需要整个供应链体系的配合与持续改善,生产批量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成本的因素。特斯拉在成本控制上的优势,仅仅是由于它创新的电池管理系统帮助它得心应手地采用成熟且低成本的18650电池。但它在其他零部件采购成本和制造成本上并不具备优势。这些领域恰恰是传统汽车巨头的优势所在。如果特斯拉不能如期大幅降低成本,那它还仍然是面向高富帅的小众产品。

除了可承受的成本,消费者还需要安全、可靠、舒适和品牌等等。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走在国内同行前列,在成本控制上也有独到之处,但它的挑战是如何提升产品设计及制造品质,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

针对特斯拉的挑战,各大车企纷纷开始出手还击。宝马城市电动车i3于2013年11月在欧洲首发上市,虽然续航里程不到特斯拉的一半,但售价3.5万欧元起,比6.8万美元起的特斯拉更为亲民,迅速在欧洲走俏。今年宝马还将推出超级电动跑车i8,续航里程500公里超过特斯拉,直接与特斯拉竞争。丰田也不甘示弱,宣布2015年推出终极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售价仅5万美元。

电动车新贵与传统汽车巨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对消费者而言,竞争何尝不是一件快事,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杜亮,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4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职于广汽集团(601238,股吧)发展部,从事战略规划及投资管理工作;2010年3月加盟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车 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