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动态>会员企业 返回

协会会员单位‖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2-01-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经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并经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二届一次理事会讨论通过,批准成为我会会员单位。

公司简介

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七五六厂)(以下简称:长虹电源)建业于1970年,位于中国西部硅谷科技城—绵阳境内,目前拥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专门从事化学电源及配套管理系统研究的高精尖工程技术人员200余人,专注于锂离子蓄电池、镉镍烧结式蓄电池、镉镍袋式蓄电池、超低维护镍镉气体复合式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长寿命铁镍袋式蓄电池、银锌蓄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燃料电池及其电源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设有专业的科研机构和国内先进的电池电源系统综合性能测试中心和环境试验测试中心,现已获取国家专利92项,已完成和正在承担的部级及国家级重大工程项目100余项。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高端的工业应用碱性蓄电池及其配套电源系统方案的解决者、提供者和推动者,国际先进的电源系统研发与制造基地。今天,在智能制造、智能集成的全新品牌战略推动下,长虹电源现已跻身国际电池、电源行业佼佼者。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RIS国际铁路质量管理体系、AS9100C国际航空与航天质量管理体系等体系认证,并取得了CTSOA、IEC/EN、CE、KS、KEMA、CCS、TLC等产品认证证书。

企业优势

产品性能好。产品容量大、比功率高、使用寿命长、适用环境广、安全性能强、稳定性高、绿色环保。

专业技术团队。拥有超过100位经验丰富的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科技人才,可定制化满足客户的各项应用需求。

设备先进。雄厚的技术力量、科学的生产工艺、精良的生产设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完善的检测手段。

售后服务。长虹电源拥有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及时为客户提供产品的安装、使用及后期回访的服务。

服务能力

长虹电源的锂电应用解决方案、镍镉应用解决方案、银锌应用解决方案、铁镍应用解决方案、维护设备解决方案主要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石油石化、电力通讯、应用车辆、储能市场提供服务。

其中,长虹电源在储能领域专注于风储、光储、混合储能、调峰储能、户用储能等应用领域,提供锂电、铁镍等蓄电池系统(含机柜和防震框架)及其配套的逆变和控制系统。

储能应用分会介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民政部登记注册、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党建管理的国家一级行业协会,协会秉承为服务会员需求、服务行业发展、服务政府管理,致力于成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生产领域最具公信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行业组织。协会目前拥有包括中央企业、世界500强、电池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在内的会员企业500多家,覆盖电池材料、装备、动力电池、储能等众多领域。协会拥有由院士和在行业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较深科研水平、较强管理经验的学术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管理人组成的100多人的专家顾问团队。逐步形成了课题研究、项目咨询、展览展示、技术推广、标准制定、成果转化、业务培训、国际交流等核心业务。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简称储能应用分会)成立于2015年5月,现有会员单位216家,专家委员60位。储能应用分会成立至今先后组织专家编写完成《国家储能产业“十三五”重大课题研究》、《关于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价格政策建议》、《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每年出版一期)、《储能项目投资分析报告》、国家能源局《储能关键技术及应用趋势》、《成都储能产业规模研究》、央企《高效储能技术及应用趋势研究报告》等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会员参与储能领域相关国家标准以及10余项团体标准起草、发布及规划工作,先后多次参加政府及国际组织的储能科技项目评审、反垄断审查等工作,重点开展了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调研活动,实地走访企业、科研机构等230家以及参70个储能示范项目,已成功主办11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和68场储能产业专题研讨会。

2019年,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受邀参与世界银行集团建立的国际合作机制——储能合作伙伴(ESP)平台建设。2021年5月协会与华北电力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推进储能产业人才培养。2021年12月协会与韩国ESS产业振兴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推动区域内各国和地区储能行业交流与合作,推进中韩储能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官方网站-中国储能网(www.escn.com.cn),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助力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