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电池 返回

今年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或扎堆上市 为何都缺钱?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环球网财经 发布时间:2022-01-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期,全球头部电池企业纷纷加速上市进程。

据外媒报道,全球第2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公司面向散户的首次公开募股认购申请当天结束,累计认购额和认购人数双双创下韩国最高纪录。KB证券、新韩金融投资、大信证券等7家证券公司认购额之和达到114.06万亿韩元(约6112亿人民币)。

2021年底,中国证监会国际部披露了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拟2022年赴港IPO,成为国际部推出新规征询意见稿后第一家在国际部递交H股上市申请企业。

2021年初,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曾公开表示,“2022年进军资本市场,2025年全球产能达到200GWh。”今年1月13日,中信证券披露,其近日与蜂巢能源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双方计划在今年3月前完成蜂巢能源上市申请文件的准备。

据了解,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创新航、LG新能源、蜂巢能源和塔菲尔均未上市,其中菲尔塔因与宁德时代的专利纠纷暂时中止上市进程,其余三家企业均有望与今年进入资本市场。

企业为何扎堆上市?业内人士认为,或与资金有关。

根据动力电池创新联盟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GWh,同比累计增长142.80%,且2022年动力电池装车量有望超过350GWh。

有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整体市场正处于从蓝海市场向红海市场转变的过渡阶段,电池行业未来增量空间较大,给了电池厂商扩产的信心。据相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等25家电池企业合计新增规划产能达到1894GWh,较去年产能翻10倍。

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蛋糕”,扩充产能几乎成了相关企业的必选动作。而投资项目扩充产能,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这也让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储备资金。另外,为了在同行竞争中获得优势,相关企业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及产品研发,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

不过,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而言,上市融资扩产并非就一定能确保企业高枕无忧。它们不仅面临着同行业的激烈竞争,还受到整车厂自建电池工厂的影响。

“整车厂自建电池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既是应对电池短缺的措施,也是整车企业自强发展的体现。”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向媒体表示,整车厂只有将电池掌握在手中,才能更好地把控成本和性能。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