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可靠性达99.999%,“绿电”照亮冬奥赛场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2-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我们监测的数据显示,张家口赛区4座竞赛场馆的最大电力负荷,均在电力容量配置范围之内,各类电力设备运行平稳可靠。”2月10日早晨8点,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冬奥供电保障现场分指挥部,正在举行每日例行运行调度会,分指挥部运行组负责人陈军法说。


冬奥赛区场馆实现了100%绿色电能供应。潘之望 摄

兑现对奥组委的“绿色”承诺,供应北京冬奥会3大赛区、26座场馆的电能,全部是由张家口的风能、光能转化而来的绿色能源,称为“绿电”。

陈军法介绍,一度绿电,能让赛场上一个FOP照明灯杆亮40秒左右;能让颁奖广场的主舞台亮22秒左右;能在冬奥村“全电厨房”里,让大厨炒2份美味菜品。

供应冬奥场馆的“绿电”从何而来,又是如何送达的?距离张家口赛区约60公里的张北坝上草原,北风呼啸,连绵起伏的山脊上,排布着不停转动的白色风力发电机,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建设在坝上草原的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是服务清洁低碳奥运,支撑国家能源结构转型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绿电”的源头所在。

据测算,张北的风推动2兆瓦的风机以额定速度,转一圈需要3秒左右,大约可以发出2度电,发电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为零。

这些“绿电”是怎样输送到北京、张家口赛区场馆的?“为了应对随机性、波动性的问题,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建设投运了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冬奥办副主任雷为民说。

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全长666公里,是世界上首个汇集和输送大规模风电、光伏、储能、抽蓄等多种形态能源的四端柔性直流电网。正是靠它,来自张家口地区的绿色电力安全高效地输送到北京和张家口,实现北京、张家口赛区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

“绿电”跟随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新建的中都、康巴诺尔、阜康和延庆4座换流站,顺利到达北京,其中中都、康巴诺尔换流站为送电端,接入新能源,阜康站为调节端,接入抽水蓄能,延庆站为接收端,直接为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供电。

“为了让‘绿电’供得上、送得出、用得好,冀北电力加大张家口地区主网架升级。”雷为民介绍,目前,崇礼冬奥核心区已形成500千伏多路通道、220千伏双环网、110千伏双链式、10千伏“双环网+双辐射”电网结构,综合电网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冬奥场馆里还有非常多重要的用电项目,比如赛事计时计分、赛事转播等,对电力的要求非常之高。国家电网为此建成了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将赛区的供电可靠性提高到99.99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标准。

此外,“绿电”通过大电网输送到赛区之后,还要经过一个重要的环节才能被真正应用起来,即“临电工程”。临时电力是冬奥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的“最后一百米”。4座竞赛场馆、5座非竞赛场馆赛事用电和转播用电,以及冬奥会赛事的大部分服务用房的用电,都需要临时电力提供。

编制临电设计方案十余版,绘制图纸六百余张,2021年6月21日,国网冀北电力开始临时电力设施施工,历时194天完工,有效保证了“绿电”安全高效送达到冬奥赛场每一个角落,让“绿色”成了2022北京冬奥会的亮丽底色。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