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股市降温 新能源赛道能否继续领航?

作者:魏岚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2-02-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高光时刻,销量腾飞,为汽车产业带来曙光,新能源汽车板块也在股市中风光无限。而2022开年股市频频降温,甚至有人唱空。那么新能源汽车板块是否可以拨开迷雾,见得月明?

回顾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腾飞的一年,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6倍。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同比增长59.25%。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会达到500万辆。然而新能源汽车刚经历了高光时刻,新年伊始迎面而来的却是“跌跌不休”。去年的热门赛道,今年是否可以继续领航呢?

01 龙头领跌 市场低迷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板块在资本市场呈现持续“溜车”趋势,市值增加的个股屈指可数。头部企业宁德时代自2021年12月起持续下行,2021年12月3日收盘价格692元每股,2022年2月17日收盘价格为535元每股,甚至在2月11日跌破500元每股,市值一度蒸发超两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上中下游产业链龙头公司亿纬锂能、当升科技、赣锋锂业、比亚迪等人气个股均未能幸免。

就在人心惶惶的时候,谣言四起。2月13日,宁德时代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严正声明,有关近期网络平台相继出现关于宁德时代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一系列恶意谣言,引发市场误解曲解,影响企业声誉。其官方表示,为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已于2月12日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将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辟谣过后,“宁王”迎来小规模反弹,虽然最近股价有所回温,但开年的行情不免让人辗转反侧。一位投资者向《新能源汽车报》记者抱怨:“别提了别提了!最近根本不敢打开基金页面,添堵。” 这样的“跌跌不休”确实会影响投 资热情,也确实会对新能源汽车板块产生疑问。“这个板块是我一直以来力挺的,因为从全球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汽车发展的重点,但是目前的状况,我是真有点力不从心了,会不会就这么凉了?”另一位投资者程女士这样问记者。

02 正常调整 不必过虑

新能源板块此前一直是机构普遍看好的热门板块,去年跟上这一风口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市面上一度流传着“得新能源者得天下”的说法。

如今新能源汽车板块遇冷,其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玄机?一位资深投资者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领域是目前全球发展的重点领域,从去年的销量也能看出其市场一片大好,从渗透率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在高速发展的,显然目前的二级市场与真实市场存在差距。近期新能源汽车板块下滑类似获利盘出逃现象,属于正常调整,机构在获利后找机会调仓,不必过于担心。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资深市 场分析师张新貌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板块在A股涨幅居前,宁德时代的股价从2019年底的69元每股涨到2021年底的690元每股,2年涨幅10倍,再加上机构投资者抱团押注赛道的投资方式,个股的微观交易结构恶化。在2022年行业高增长的逻辑受到锂矿及上游原材料涨价、购车补贴减少等因素影响, 投资者的乐观情绪降温,再加上交易踩踏现象的出现,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能源公司股价在2022年开年之后快速杀跌。

此前,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进一步退坡。有专家指出,叠加电池材料涨价、零部件短缺,这可能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

03 锂价上涨 微受影响

原材料紧缺、价格上涨早就成为业内关注的问题,1月29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发布2021镍钴锂行业运行情况:2021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镍钴锂行业整体呈供需两旺格局,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进口明显增加。价格大幅上涨和主要产品进口同比增加成为两大特点,数据显示,2021年电解镍、电解钴现货均价分别为13.7万元/ 吨、36.3万元/吨,同比上涨25.6%、 40.1%;碳酸锂、氢氧化锂现货均价分别为12.2万元/吨、11.3万元/吨,同比上涨177%、117%。2021年镍矿、电解镍分别进口4352.9万吨、26.2万吨,同比增长11.4%、100%;钴精矿进口1.74万吨,同比下降64.3%,钴湿法冶炼中间品、电解钴分别进口29.1万吨、6424吨,同比增长2.8%、3.4%;碳酸锂进口8.1万吨,同比增长61.7%。

赣锋锂业市场总监孙一帆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锂价主要是由供需决定的。由于资源项目开发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匹配产业链下游的扩建速度,所以供需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错位。但我们也能看到,目前全球很多项目都已进入开发、扩产阶段,包括我们今年也会在阿根廷有锂盐湖投 产,随着供应量跟上,供需之间的紧张关系或许会有所缓和。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世界环保意识高涨,电池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新能源革命带来近几年新能源电池需求暴涨,这是短期的资源错配,随着技术提升和世界资本巨量投入,世界锂电池短缺问题会逐步化解。我们不要过度担心锂电池的资源问题。由于终端新能源需求旺盛,产能不足,未交车订单充裕(包含大定锁价将成本转嫁给汽车厂商),价格微涨不会严重影响整体市场需求。

04 补贴退坡 消费主导

《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2022年非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至2023年补贴完全取消。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自2009年以来实施十余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进入补贴倒计时,向市场抛出橄榄枝。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需要脱离“襁褓”,但财政补贴退居二线后,对消费者和各大车企也具有一定影响,车企也迅速作出反应。从去年12月底开始,已经有多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旗下的新能源车型涨价。2021年12月31日,特斯拉宣布Model 3、Model Y两款车型价格上调,其中Model 3后轮驱动版价格上调了10000元,Model Y后轮驱动版上调21088元。2022年2月1日,比亚迪也对旗下新能源产品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进行涨价,上调幅度为 1000-7000元。据了解,比亚迪汽车此次调价范围内共涉及11款车型。作为网红的五菱,2022年2月7日,宣布旗下五菱NanoEV全系价格上涨3000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在部分车企已经宣布调价的背景下,消费者的购车欲望或将成为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的影响因素。如果没有补贴,企业也不应该上涨产品在消费终端的价格,除非它的产品发生了变化,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使用价值。企业一定会按照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去销售,而且现在的消费者还是根据需求和偏好来选择产品,应该不会影响到消费者。

张新貌也认为,新能源汽车的长期投资逻辑并没有改变,比如渗透率快速提升、业绩高增长以及符合政策的鼓励指引方向。他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中国销量550万辆,年增速还会继续维持在50%以上,行业竞争格局由分散逐渐集中,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还会充分享受全球以及中国的市场增长红利。大浪淘沙,无论是原材料价格飞升、补贴进一步退坡,抑或是零部件短缺,禁得起考验的企业才能屹立不倒。在新兴赛道上,颠簸崎岖都是向前探索的必经之路,褪去稚嫩,“锻造”过硬实力,才是 继续航行的关键。面对老问题不能 “拖延”,面对新“坎坷”积极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更好地拥抱市场,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