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广东电力市场今年交易目标同比翻番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2-03-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记者赵紫原报道: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近期发布《广东电力市场2021年年度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1年,该中心累计完成交易电量295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累计节约用户用电成本100.5亿元,节省发电耗煤258.4万吨。2021年,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开展5月、11—12月结算试运行,完成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的突破。

广东是全国首批8个电力现货试点省份之一。自2018年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在国内率先启动试运行之时,业内就将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看作“风向标”。作为本轮电改的“领头羊”,广东电力市场经历了从日结算、周结算、月结算,再到长周期结算,为现货市场建设提供了诸多可鉴经验。

2021年,广东电力市场可谓“风起云涌”。2021年5月,广东现货结算试运行时,由于气温持续攀升、电力供应紧张、燃料成本大幅上涨、批发价格难以向终端用户疏导、市场管控措施不足等,售电公司“批零倒挂”亏损面扩大至88.2%。第三季度月度交易集中竞价结果显示,6—9月,售电公司批零价差从每瓦时19.1厘一路下滑至18厘、2.5厘,最终跌至0价差。

《报告》指出,去年11月,广东重启现货试运行,把握政策窗口机遇,推动所有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建立市场价格直接向终端用户临时疏导机制;取消市场化燃煤、燃气电厂基数电量,建立机组报价与一次能源价格联动机制,实现11月起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重大突破,推动现货规则体系和关键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机制相对完善后,广东电力市场规模大增。市场主体方面,2021年,广东电力市场累计新增11766家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目录。截至2021年12月底,共有36838家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目录,比2020年底增加46.93%。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广东电力市场首次启动市场化需求响应和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电力市场交易体系初具雏形。

2022年广东电力市场将如何发力?根据《报告》提出的总体交易目标,2022年,为落实国家关于有序推动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电力市场的要求,广东电力市场安排市场交易规模目标约55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4%,约占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67%。

《报告》同时概括了全年六大工作要点,即持续优化现货市场关键机制,实现现货市场不间断运行;加快放开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促进电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推动可再生能源参与常规市场化交易;积极推动外购电参与省内市场化交易;建立市场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完善零售市场建设,规范零售市场管理。

在可再生能源入市方面,《报告》指出,探索可再生能源参与中长期与现货市场的交易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适时增加时间尺度更小的中长期交易和日内交易品种,提高交易灵活性,以适应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波动性强的特点。

在储能方面,《报告》建议,研究开展储能等灵活调节资源参与市场。编制发布储能市场化交易方案,研究建立储能市场化交易机制,推动储能参与中长期、现货电能量和辅助服务交易,通过优化系统峰谷有效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常规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市场改革的另一块硬骨头是“外来电入市”。《报告》指出,逐步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落实全面放开经营性用户发用电计划的要求,从根源上解决因市场化发用电规模不匹配产生的负代购电量问题。并积极推动外来电直接参与省内现货交易,优化市场竞价空间,进一步拉大市场峰谷价差。

《根据》报告,2022年,广东将视西电东送市场化进展情况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其中安排年度市场交易规模3150亿千瓦时。

如何避免重现2021年“批零倒挂”亏损面持续扩大的覆辙?对此,《报告》指出,要建立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市场力监测和防控体系,及时防范与化解市场力风险;健全市场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制度明确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处置流程;常态化运行现货模式下的履约风险管控机制,有效防范售电公司欠费风险;滚动修编交易机构安全生产风险库,提出风险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市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