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加快四川水风光多能互补发展 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作者:记者 陈婷 来源:川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2-03-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众所周知,四川是我国水能大省,也是“西电东送”大省。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确定,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全国能源盘子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双碳”背景下,四川能否进一步发挥优势,为国家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上,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带去一份联名提案,呼吁加快推进四川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多能互补,四川资源优势显著

“水风光多能互补,就是人们利用水能、风能、光能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通过调节、调度来实现水电与风光电出力间的联合互补,从而实现对水能、风能、光能这些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王建明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开发模式,四川在发展水风光一体化多能互补上相比国内其他地区具有显著优势。

“四川具有推进水风光多能互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四川省委专职副主委曾蓉十分赞成王建明的观点。曾蓉认为,四川的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8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居全国第6位,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居全国第23位,而且这些清洁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地区和攀西地区,在地理空间上也具有良好的互补发展条件。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傅勇林看来,四川推动水风光多能互补发展可谓已经“蓄势待发”:“目前,四川电网无论水电装机量还是年发电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四川省已规划建设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下游等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规划到2025年建成全国最大的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这意味着四川已经具备了加快推进水风光多能互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在委员们看来,加快推进四川水风光多能互补发展,还有着非常迫切的发展需要。他们调研发现,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川用电需求将快速增长,加上“西电东送”任务,四川的水电将从“丰余枯平”变为“丰枯均缺”。这些电力缺口,正好可以通过风电和光电来补充。

谁卡了四川水风光多能互补发展的脖子?

虽然说,我省具备了打造全国最大的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的发展潜力,但委员们调研发现,当前,在四川推进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还面临一些制约瓶颈和困难。

一个瓶颈来自输电通道。四川的水风光资源主要集中在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三州一市”,而生产生活用电的负荷中心却集中在盆地。由于输电通道输送能力不足,目前在丰水期,攀西地区以及甘孜州、阿坝州到成都等负荷中心的输电能力已严重受限。“十四五”期间,四川电网还将新增水风光装机容量,届时,输电通道建设将成为电力外送的“卡脖子”问题。

另一个瓶颈在于电力统筹调度机制不健全。按照自用电或外送电的不同供电性质,四川省内电站分别由国调、网调、省调和地调进行调度。由于缺乏统筹调度,水电与接入的风电、光电无法形成互补效应,需要建立健全统筹调度机制。

列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成都市政协主席张剡曾在攀西地区工作。在他看来,“现行电力定价机制下,外送清洁能源的‘减碳价值’不能得到体现”是制约水风光清洁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水电为例:目前,四川丰水期跨省区挂牌交易水电上网电价,不仅大幅低于接受地的燃煤机组上网电价,更远低于四川迎峰度夏时外购火电价格,导致了“低价外送、高价外购”“低碳输出、高碳输入”的问题。

委员建议:尽快健全政策体系,加快建设输电通道

如何加快推进四川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让清洁能源更好地发挥“减碳”作用?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纷纷提出意见建议。

委员们建议,国家尽快建立健全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政策体系,包括:调整现行外送水电上网电价“倒推机制”,探索建立体现清洁能源减碳价值的“西电东送”市场化电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碳排放考核和省际间清洁能源交换补偿机制;将水电与新能源同等对待,取消对水电征收的可再生能源基金;开展碳交易,探索对燃煤火电征收碳排放税;建立水风光互补统筹调度机制,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效率等。

王建明委员呼吁,加快输电通道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十四五”跨省区输电工程调度协调机制,高位推动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早日核准并开工建设。同时,将攀西特高压工程、德宝复线等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同步开展前期工作。“如果把电网比作高速公路,来自不同发电站的水电、风电、光电就好比汽车。只有先把高速公路修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汽车运输快捷的优势。”王建明说。

“对四川自身而言,应抓紧对接国家相关部门,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务实推进规划实施,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不断提升资源开发的科技手段,为早日建成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做好基础功课。”傅勇林说。

“着眼于把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清洁能源的产业优势,建议统筹推进‘西电东送’和‘东数西算’,在四川布局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产业基地或出台引导政策,支持四川开展国家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张剡进一步建议,加大力度支持成都实施一批以水、风、光等清洁能源为重点的碳达峰碳中和示范项目,率先建成碳中和“先锋城市”,增强全省主干的绿色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