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与中国机械联合会联合提交了《关于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提案》《关于通过税收改革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的提案》《关于推动制造业实施大规模绿色低碳化改造的提案》,从技术、人才、法规、生产等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中国汽车报》记者以此为契机,就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专访了徐和谊。
推动汽车税制改革
徐和谊认为,目前我国汽车消费有很大潜力,为释放潜力,应调动地方政府鼓励汽车消费的积极性,建立起良好的汽车消费和使用环境。汽车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已实施多年,目前汽车产业和社会发展与当初设立税种的背景和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徐和谊建议,将汽车消费税改为价外税,在最终销售环节征收,同时将汽车消费税改为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每年收取的车辆购置税划出一定比例,由财政部划拨地方财政专项用于停车设施建设,真正使购车人的纳税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回顾去年的汽车消费,乘用车产销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增长7.1%和6.5%,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3年下降趋势,柳暗花明终于迎来V型反转。展望今年的汽车销量,徐和谊认为这和整体的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在2022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大基调之下,汽车销量还会保持向上势头、迎来正增长。
但相比于产销两旺的乘用车,商用车市场今年开局不利。徐和谊判断,在政策法规、宏观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深层次因素的影响下,今年销量有可能出现较大跌幅。不过压力中也有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2022年全国将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这对于商用车市场是一个利好消息。
建立原材料保供稳价机制
2021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最大亮点,其市场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新发展阶段,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去年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
徐和谊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也依然会是提振车市的“强心剂”。当“80后”“90后”成为汽车消费主流群体,年轻消费者更乐于接受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因此,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值得期待,有望突破500万辆大关,向600万辆冲刺。
但近来,由于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飞涨、需求暴增等原因,车用动力电池的价格持续大幅攀升,给车企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据统计,陆续有近20家车企发布涨价公告,欧拉旗下黑猫、白猫车型更因单车大幅亏损暂停接单。
徐和谊表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失控,将成为今年汽车市场的最大挑战。如此下去将影响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利益分配,破坏多年来辛苦构建的良好发展环境,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对此高度重视,并站在战略高度适当干预和协调。”
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保供稳价,是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看到近年来,极狐、岚图、阿维塔、沙龙等品牌相继推出,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不断向高端发起冲击,虽然中高端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众多车企的入局也令赛道异常拥挤。
徐和谊认为,这一方面说明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喜人,但同时他也对车企扎堆高端表示担忧。毕竟高端市场容量有限,过度竞争恐怕要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如果能将精力从“高”向“专”转移,或许道路会更加宽广。比如,出租、物流、网约车等待开发的细分市场;微型电动车市场虽然短期内受电池涨价困扰,但长远来看在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滑板式底盘或促成新拐点
对于跨界发展,徐和谊认为要跳出企业,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跨界融合问题。过去汽车产业属于传统制造业,如果没有互联网企业的加盟,没有大量互联网人才的加入,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水平会大打折扣。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要想做好智能汽车,跨界融合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
新势力给百年汽车行业带来新气象。多年前还备受质疑的造车新势力们,如今却以飞速发展获得了资本和消费者的青睐,在新能源车市也有了跟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三分天下的底气。徐和谊判断,造车风口还未过去,未来将有更多企业涌入造车赛道,并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一路狂奔。
徐和谊透露,最近有几家跨界企业正从滑板式底盘切入造车。这种专门为电动车设计的一体化底盘架构,可将电池、电动传动系统、悬架、刹车等部件提前整合在底盘上,大幅降低车企前期研发、测试成本,同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新车型的批量生产,从而加速实现盈亏平衡。如果滑板式底盘技术成熟,这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无疑会是革命性的进步,市场将迎来重要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