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关于动力电池安全她们怎么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V 发布时间:2022-03-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王凤英、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

关注产能利用率、电池安全

与车规级芯片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参会。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王凤英代表今年的建议聚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着重关注产能利用率提升与优化、电池安全技术推广、国产车规级芯片快速发展等问题,以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于对汽车行业的深入调研与实践,本次大会,王凤英代表就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项建议,分别为《关于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建议》、《关于推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应用的建议》、《关于推动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目前汽车产业转型加速,多地掀起投资汽车产业项目的热潮,车企纷纷加速在华布局,我国汽车产业现有产能规模正进一步扩大。然而,伴随着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产能利用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发展态势,优势产业聚集区域产能面临不足,但多地也出现大量产能闲置现象,带来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的流失,不仅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王凤英代表建议:第一,发挥区域聚集优势,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做大、做强民族汽车产业;第二,统筹发展闲置产能,鼓励兼并重组,加快建设智慧工厂;第三,强化监管力度,建立退出机制,避免资源浪费;第四,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鼓励中国车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全国范围内约发生3000起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其中,动力电池相关的安全事故占据很大比重。防止动力电池热失控,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能,迫在眉睫。目前,成熟的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已经推出,但由于业内认识不足,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及预期;在相关技术出现之前购车的用户,不能享受到这些前沿安全技术的保护。

对此王凤英代表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是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规划,推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的应用,助推其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厂的必备配置;第二是逐步对存量新能源汽车标配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

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半导体行业发展,扶植力度空前,中国半导体行业由星星之火渐起燎原之势。但由于车规级芯片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目前中国芯片企业造车规级芯片意愿低,未能实现该领域的自主可控。汽车产业芯片供应严重短缺,影响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更进一步突破。

王凤英代表建议:短期优先解决“缺芯”问题;中期完善产业布局,实现自主可控;构建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长期机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我国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王凤英代表结合长城汽车发展实践,充分洞察行业前瞻性发展,就中国汽车产业取得高质量发展提出多项建议,旨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紧抓战略机遇,有序解决发展障碍,打造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持续提升中国汽车全球竞争力。

董明珠、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提高动力电池安全监测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今年两会上,主要聚焦社会民生、保护自主创新、动力电池等方面,提出7项建议。分别为《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大非工资性收入个税征管力度的建议》、《关于尽快建立家电产品安全使用年限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关于加大企业自主培养人才保护力度的建议》、《关于尽快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议》、《关于鼓励企业将更多税收返还投入自主研发的建议》、《关于允许企业弹性安排法定节假日的建议》、《关于提高动力电池安全监测标准的建议》。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动力电池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但随着电动车的逐渐普及,电池热失控事件也频频威胁公众安全。目前我国对动力电池的安全监测标准仍处于早期阶段,动力电池相关的安全监测标准不够规范,行业监管的门槛不够清晰。在现阶段的行业发展中,如何建立起行业的规范和监管标准、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社会亟须关注的问题。

电池安全事故本质为电池热失控事故,针刺实验作为一种模拟热失控诱因的方法,较为严格有效。因此,国家标准应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将新能源行业向更加规范的方向推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相关企业优胜劣汰,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也持续扩大,随之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而动力电池回收是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闭环的关键一环,若处理不当将造成安全问题、污染和浪费,所以动力电池的回收应该被重视。

对此,董明珠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提高动力电池安全监测标准,如将针刺实验等严格的安全测试方法纳入国家强制性标准,并根据技术进步情况及时修改相关标准。第二,规范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避免劣质废旧锂电池大规模流入市场。第三,明确执法主体,健全综合执法机制,保障动力电池从出厂、使用到回收的全过程安全。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安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