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美二次“双反”打击面更大 中国光伏行业集体反对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4-05-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月21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联合英利新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举办中国光伏行业反对美国第二次“双反”新闻发布会。这是我国主要光伏行业协会首次联合企业共同发声,一致反对美国“双反”。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孙广彬代表中国光伏行业发表措辞强烈的联合声明,坚决反对美国“双反”调查,呼吁中美双方通过磋商谈判化解贸易争端。

阿特斯(CSIQ)首席执行官瞿晓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企业之所以呼吁政府出手,给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除了考虑销售额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几十万家庭的就业。

第二轮“双反”打击面更大

孙广彬介绍称,从2011年开始,美国开始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第一次“双反”调查。尽管中方提供大量事实证据,证明中国光伏企业并不存在任何所谓的非法补贴和倾销,“然而调查机关与起诉方无视中国光伏企业的合理抗辩,不顾贸易保护对中美光伏产业合作造成的极大负面影响和对美下游企业造成的巨大损害,执意征收高额反倾销、反补贴税”。

2014年进行的第二次 “双反”调查,更是无视美国现行有效的原产地规则,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第二次“双反”与第一次“双反”相比,打击面更大。美国第一次对中国光伏行业“双反”的对象,是用中国大陆电池片生产的电池组件,仲裁结果是对中国出口的组件征收24%-36%的关税。受此影响,不少大陆企业使用台湾生产的电池片生产组件。

随即美方的第二次“双反”,便主要针对来自台湾地区和其他市场经济第三国电池在中国大陆组装的组件,这使得中国企业唯一的退路被堵死。

孙广彬认为,根据美国商务部在上一轮“双反”调查中的认定结论,“电池片的原产地决定了组件的原产地。”按照相同逻辑,此次被调查的大陆组件并不属于中国大陆原产国,美国商务部压根就不应该对中国大陆产品进行调查。

天合光能副总裁杨晓忠表示:“在和美国行业协会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美国本地企业也不支持通过征税解决贸易争端,这损害的是美国行业自身发展。”

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美国、欧盟先后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拖累了本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造成了就业岗位的大量流失。根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的报告,受欧盟“双反”措施影响,欧盟2013年的全年安装量比年初预测下降了16%。

此番,美国商务部将于6月2日公布反补贴初裁结果,7月28日公布反倾销初裁,12月11日公布反倾销、反补贴终裁。2015年1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最终裁定是否征税。

光伏市场全球化趋势

孙广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去年中国光伏企业的组件销售,亚洲市场占比为40%,欧洲占到20%,美国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15-18%。“这说明,光伏市场已经越来越向多元化市场发展,中国企业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依赖美国和欧洲市场,新兴市场正在崛起。”

就拿阿特斯为例,其一季报显示,阿特斯全球各区域市场占公司总销售额比重分别为欧洲6%,美洲43.6%,亚洲和其他地区50.4%。

阿特斯CEO瞿晓铧强调,2014年美国光伏市场的装机预计为5-6GW,以中国出口组件占到50%计算,也有3GW的出口量。3GW的组件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换算成20-30亿美金的销售额,但最关键的不仅仅在这笔销售额,这背后是几十万光伏业界的就业,影响最大的还是农民工。所以瞿晓铧呼吁政府出手,给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保住几十万家庭的就业。

天合光能副总裁杨晓忠也表示,中国和美国市场之间正有越来越多的相互渗透。“美国企业一方面阻止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去美国,一方面又很想进入中国市场。如中国的装机市场,被美国企业认为是最重要的市场。”他说。

而这种趋势也在蔓延。如总部位于德国的银浆企业贺利氏就宣布,将在今年实现正面银浆的国产化,可能会选址在上海,将中国变成除了新加坡以外的第二个亚洲基地。而美国光伏设备制造商GT高层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其设备采用全球分包采购模式,未来将要增加从中国采购的比例。

分享到:

关键字:美国 光伏 双反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