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IRENA:绿氢产业政策要“打补丁”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际能源参考 发布时间:2022-03-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近日发布报告称,在全球各国争相寻求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背景下,预计未来绿氢需求将大幅增长,但目前绿氢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政策制定主要集中于绿氢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而对化工和钢铁制造等难以减排的行业关注较少,因此,需通过完善绿氢产业政策,最大程度发挥绿氢脱碳价值。

IRENA知识、政策和金融中心主任Rabia Ferroukhi表示,根据测算,全球氢能项目将为《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贡献约10%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因此,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助推绿氢项目进一步发展。

报告认为,全球范围内,海运、钢铁、化工等不同工业部门对绿氢愈发重视,氢能的终端用户规模正在迅速扩大。除了交通运输部门,工业脱碳也是当今绿氢发展的重要领域。

IRENA技术专家Emanuele Bianco表示,目前,工业已经成为氢能的主要消费领域,但需要注意的是,从基于化石燃料制备的灰氢转向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需要进一步的产业政策支持。

报告以欧盟为例指出,欧盟已将氢能视为帮助重工业脱碳和摆脱天然气进口依赖的关键,这将催生出巨大的绿氢需求。然而,绿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仍受到成本、技术壁垒、缺乏市场和目标政策缺失等因素阻碍。

报告估计,现阶段,绿氢的生产成本约为每公斤4美元-6美元,而灰氢仅为每公斤1美元-2美元。与此同时,传统氨气价格在250美元/吨-450美元/吨左右,而用绿氢合成氨的生产成本大约为每吨500美元-625美元,制甲醇的成本约为每吨100美元-400美元,均高于采用传统方法制氨和制甲醇。

绿氢和绿色产品的高成本意味着,如果想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政策制定者需要推出一整套完善的措施,帮助绿氢产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绿氢竞争力。

对此,IRENA在报告中建议,应尽快制定绿氢在工业领域应用的相关政策目标,明确脱碳战略路线,同时,还应变革税收制度,加大拨款和资金支持力度,激励绿氢产业发展。

此外,报告强调,随着绿氢需求在世界不同地区涌现,绿氢工业应用规模将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一个全球性跟踪认证机制,进一步促进全球绿氢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