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双碳与新型能源系统 返回

剑桥能源周的6大主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石化报 发布时间:2022-03-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 更多能源,更低排放

增加能源供应与减少碳排放成为本届剑桥能源周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这不仅源于2021年底召开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将零碳经济作为未来目标,也源于2021年以来能源行业所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即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欧洲和亚洲一些地区都出现了短期能源短缺,因此更需要从投资方向、监管政策和技术等多个角度入手,寻求符合零碳经济的能源、跟踪能源生产和需求端的变化、确定天然气在未来能源图景中扮演的角色。

● 竞争与能源转型

梳理当前采取的各种能源战略、探讨环保措施对能源行业和能源结构的影响、探索低碳目标下实现疫情后经济发展所需能源保供的投资方向。

● 地缘政治与能源市场

讨论各国政府换届、疫情、跨境碳税、贸易摩擦等因素对全球能源行业产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新的地缘政治格局等对全球能源走向的影响。

● 供应链

随着疫情后经济复苏、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新兴“净零”技术需求增加,能源供应链成为焦点之一,探讨如何对其进行调整和扩大以顺应新的变化,以及如果发生供应中断会出现什么风险和后果,意义重大。

● 投资能源未来

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重新调整世界能源体系并确保能源供应,需要巨额投资,而当下全球经济仍处于疫情后的复苏期,极其脆弱,投资的风险和机遇并存,需要慎重选择。

● 未来职业培训

吸引和留住人才将是能源行业的竞争优势来源。未来的能源行业需要更多新技能,需要吸取更多的新鲜血液,因此要保持对人才的吸引力,必须与不断演进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种族、多样性和包容性等价值观保持同步。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