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规划与设计 返回

多地明确“十四五”能源这么干

作者:洪嘉琳 陈卓妮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2-03-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期,山东、浙江、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发布了“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或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eo梳理发现,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成为各地能源发展重点。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风电、光伏发电是各地的重点发展领域,西北更是将风光摆在能源发展的首要位置。内蒙古计划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35亿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燃煤火电装机规模,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占全部新增装机的60%以上。青海提出,到2025年力争海西、海南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超过3000万千瓦和2500万千瓦。甘肃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省电力总装机超过65%,支持酒泉地区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基础上向特大型风电基地迈进。

此外,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可再生能源建设思路。内蒙古、山东、河南等地提出在采煤沉陷区建设光伏发电,河南则计划打造沿黄百万千瓦级高质量风电基地。

各地发展规划中,“可再生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是高频词。内蒙古提出依托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石墨电极等产业基础,发展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先进装备制造业。青海则将依托盐湖资源优势,推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百万千瓦级化学储能示范建设。天津、山东、青海也提出探索共享储能的计划。四川、广西、浙江、青海、甘肃、河南等地区提出发展水利水电项目。其中,浙江、甘肃、内蒙古、河南将重点发展抽水蓄能电站,青海则计划开建100万千瓦的水电梯级储能工厂。

氢能产业目前尚处于培育阶段,涉及制氢、储氢、氢运输、加氢站、氢燃料电池等方面。京津冀致力于打造氢能全产业链条,积极参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内蒙古提出加快推进风光氢储一体化示范;青海将推动氢能与光伏、储能等协同发展;成渝地区提出以成都-内江-重庆发展轴为重点打造“成渝氢走廊”。

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河南、山东提到了发展核能。山东计划打造核电基地和核能综合利用,并提出“十四五”期间建成荣成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国和一号”示范工程,以及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河南则提出重点聚焦核能小堆先进技术,在条件适宜的地方适时启动核能供热小堆示范项目研究。

化石能源方面,稳油气、减煤、增储是关键词。煤炭方面,多地提出削减煤炭消费量,推进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推动煤电逐步向调峰电源转变。北京提出全市非应急情况下基本不使用煤炭,江西提出不再新增燃煤自备机组,四川提出不再新核准建设煤电项目。天然气方面,多地将重点增强天然气接收、运输、储存能力。青海、四川将重视页岩气的开发,青海提出进一步加大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力度,四川拟建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天然气(页岩气)生产基地。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能源发展目标数据一览(持续更新)

数据来源:各地“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等

以下为eo整理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摘要。

北京市

来源:《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天津市

来源:

《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天津市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

河北省

来源:《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

来源:《河南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

浙江省

来源:

《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

《浙江省煤炭石油天然气发展“十四五”规划》

山东省

来源:《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

来源:

《“十四五”期间,广西将持续大力发展绿色清洁低碳能源》

《2021年广西三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项目实现开工助力全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江西省

来源:

《江西省“十四五”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江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青海省

来源:《青海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甘肃省

来源:《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四川省

来源:《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成渝地区

来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