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能源系统落马人数已达21人 腐败频发直指审批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4-05-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能源系统落马的官员、高管的人数增加到21人。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能源领域腐败案频繁爆发背后,是项目审批大权在握作祟,“要想解决腐败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改革现在的审批制度,不然很难杜绝腐败发生。”一位电力行业人士坦言。

“能源领域是国家重点投资领域,也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数额大,动辄数以百亿计。而全国项目审批大权集中在少数官员手中,在项目申报中他们掌握身杀大权,容易衍生权力寻租和腐败。”有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以前为了争到好项目,哪个地方、企业不得“跑钱进委”?这已成了惯例。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从腐败的根源即审批制度上下手,减少官员的寻租空间。事实上,这一改革已经开始。在去年国务院的机构改革中,与以往不同,新组建的能源局工作的重点在于规划引导和后续监管。

根据晒出的行政审批权清单,去年一年内新能源局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1项,占原有行政审批事项的29%,目前保留17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行政许可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8项。

而今年这一改革还将继续深化。日前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下称意见)再次强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被放在首要位置,行政审批的原则是“该下放的事项坚决下放”。按照这一原则,包括跨区域电网输配电价审核、省级能源发展规划审批在内的“非行政许可审批”可能将被首先撤销。

有能源局官员近日称,为简化审批程序,国家能源局计划对省级规划采取年度审批的方式,相当于一次性“打包”审批,实现规划代替“路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上,意见特别提出:“取消或简化前置审批,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这意味着困扰能源项目审批在内的“路条”有望被取消。“目前正在就上述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但权力下放的同时,还得建立一个新的规则和程序,以解决权力下放之后政府如何监管的问题,这是能源局要重点考虑的。”上述业内人士透露说。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