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电池 返回

动力电池涨价持续“发酵”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上游原材料涨价引发的动力电池涨价潮持续发酵。

自2022年以来,已有超20家车企宣布对旗下产品进行价格上调,涉及车型近40款,包含特斯拉、比亚迪、小鹏、零跑、哪吒、长城欧拉等品牌,单车涨幅在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在此情况之下,包括政府、车企和电池企业的代表分别发表了针对动力电池涨价的观点。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上,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动力电池涨价现象发声,称将出台相关措施引导电池原料价格回归理性。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动力电池材料价格快速增长,已经背离了供需,产生了非正常的增长。

例如,电池级碳酸锂从2021年年初的约 5 万/吨,暴涨到近期的约 50 万元/吨,此外镍、钴、铜等电池原材料也出现明显上涨。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本轮动力电池材料价格上涨与2016-2018年的锂资源价格上涨原因基本相同,而相比前一轮波动,由于需求及预期增长更加强劲,加之疫情影响,使得价格波动幅度更大。

对此,万钢表示,应对锂、镍等原材料交易市场进行管理、畅通国际物流渠道,保障全球动力电池材料供应。欧阳明高也提到,为应对供应安全,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囤积居奇、抑制价格短期大幅波动。

上游锂资源价格上涨的逐步“失控”,已经引发了政策层面的重视。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协作,推动关键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

动力电池涨价直接传导至下游整车终端,主机厂纷纷表示这一波动力电池涨价现象“非常离谱、超出想象”。

理想汽车CEO 李想表示,本轮新能源汽车涨价主要是因为电池成本上涨幅度非常离谱,陆续还会有更多车企宣布涨价。

他表示,目前已经宣布涨价的车企都是和电池厂商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还未宣布涨价的汽车品牌,大部分是因为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尚未谈妥,等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力度非常离谱。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则认为,动力电池供应紧张仍将是今年中国车企不小的挑战,就小鹏汽车目前与供应商沟通情况来看,动力电池涨价比例超出想象。

欧拉品牌CEO董玉东坦言,虽然欧拉品牌背后有产业链的优势,但是这款小车仍然给公司带来了巨额亏损。以黑猫为例,2022 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黑猫单台亏损超万元。为此,黑猫、白猫此前已主动停止接单。

蔚来汽车CEO 李斌称,目前蔚来还没有对产品提价的想法,接下来会根据市场情况来看定价政策是否调整。在他看来,近期碳酸锂涨价的投机性因素更多,供应和需求之间并没有那么大差距。

不过,面对来自政策和市场端的“抨击”,动力电池企业却感到委屈,表示这一轮动力电池产品涨价实属无奈。

事实上,电池企业在2021年已经硬扛及消化了大部分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进入2022年,上游原材料紧缺及价格涨势不但没有抑制,反而愈演愈烈,导致电池企业制造成本骤增。

多位动力电池企业高层向高工锂电表示,动力电池价格普遍上涨15%以上,部分客户涨幅达到20%-30%。

事实上,在上游原料涨价压力下,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也扛不住。

宁德时代公开宣布,因上游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

孚能科技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峰透露,目前除了极个别的大客户,都已经完成了价格调整,从今年1月1日起以新价格进行供给,涨幅都在25%以上。

随着今年的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孚能科技目前正在和一些客户磋商,针对从今年1月份到3月底的价格涨幅和客户进行分摊,现在正在进行第二轮涨价的磋商。

当前,由于原料价格持续上涨,此前的商业合作模式已经发生变化,电池企业普遍采取产品报价实时更新、明确涨价幅度、缩短账期、已有订单重新议价等手段,向下游传导部分原料涨价压力。

整体来看,2022年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情况并不乐观,动力电池涨价情绪仍在蔓延,主机厂和电池企业都面临着极大的降成本压力和挑战。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