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微电网工程探秘:光明照亮东海明珠鹿西岛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14-05-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鹿西岛位于浙江省洞头县东北部的海上,以岛建乡,以岛为名,又名鹿栖,即白鹿栖息之地。岛如其名,它作为白鹿隐居之地,犹如一颗明珠隐藏在东海之滨,等待世人寻幽探秘。在天气晴朗的中午,我们从洞头本岛乘船而去,走进这隐居海外之岛。

鹿西岛是洞头县重点海洋捕捞基地、温州市“菜篮子”工程后方供给基地之一。在大门岛实现与乐清大陆通桥相连后,鹿西岛将是洞头县真正意义上的海岛之乡。当地拥有大、小船只245艘,其中铁质钢轮198艘;以渔业衍生的相关配套企业共10家,其他渔业配套服务个体52家。

坐着颠簸的船,在波澜微动的大海上行驶1个小时左右,我们渐渐地看到码头。一艘艘铁质钢轮整齐地停在港口,宛如哨兵静谧地守护着海岛,巡视港口来往的人员。船的靠岸,就像一片树叶划破池塘的平静,整个小岛瞬间灵动起来了。

“这么多大船啊,它们怎么都停在避风港啊,不出去打鱼吗?”我们惊讶地走上小岛。

“这些年不一样了,因为有电了。”同船回岛的一位大叔说道,“现在这个时候,鹿西只有那些小船每天出去捕捞,跟20多年前没有电的时候一样。这些大船不同了,因为现在有电可以制冰,渔民隔段时间才会去较远的海域捕捞,现在他们休息,应该都在家看电视、上网……”

在交谈中,得知这位大叔姓虞,是鹿西冷冻厂厂长,已经从事渔业20多年了,差不多跟鹿西有电的历史一样长了。边走边聊中,虞厂长把我们带到码头另一侧的冷冻厂办公室。在办公室,虞厂长告诉我们,鹿西大概从1987年左右通上大陆的电,在这之前海岛渔民主要是靠小渔船在距离岛较近的海域捕捞,为了维持生计,每天都得出海,生活很忙碌,又没有娱乐。在通电后的这些年,冷冻厂因为有电可以制冰,渔船捕捞的海鲜更容易保存了,大渔船一趟较远海域的捕捞可以抵上以前几个月的收入。

顺着岛内唯一的道路,我们往里走,两侧的楼房鳞次栉比,仿佛走进了都市的生活小区。

路过鹿西村的老人亭,看到一位青年男子跟老年人们坐在一起聊天,晒太阳。男子说:“这个时段的太阳最舒服。可是过个把小时,我又得去上网,查看订单了。”

原来男子姓陈,现在从事海鲜外销。他告诉我们,以前岛上的海鲜捕到就直接在海上卖了或者晒干保存,没有像现在鲜活保存后再销售的。现在因为通电了,每个家里都有冰柜、冰箱,可以长时间储存,在合适的时段卖的价格更高。而且这几年网络覆盖了,鹿西岛的渔民可以通过网络提早找到买家,生意比以前好做和轻松。

“现在35千伏变电站竣工投运了,加上微电网投入使用,不会出现电力不足的现象。”路过的鹿西村村主任陈余飞说道,“有了电,渔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鹿西岛以前没电的时候,大家都是打麻将、打扑克,消磨时间。通电后,村民可以上网、看电影,业余活动大大丰富了。”

沿着这条大道,我们继续往里走。路过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看到对面山坡上安装着6台小型风力发电机,随着风旋转。再往里几十米的派出所门口上面,安装着太阳能板,反射着阳光。电,彻底改变了这个不为人所知的小岛。

怀着好奇,我们走进了鹿西乡政府。常务副乡长陈春飞接待了我们。他告诉我们,到通电以前,岛上的渔民一直过着传统的近海捕捞的生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从35千伏变电站竣工到微电网试运行,鹿西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像一期投资2.3亿元的白龙屿生态海洋牧场工程和海水淡化工程等相继开工,电力将不再成为制约鹿西发展的因素了。”

对于全乡年产值不到3亿元的鹿西岛,一次性投资数个亿的工程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大事。面对如此大的工程,鹿西岛平静地迎接着即将到来的变化,因为充足的电力促进了其他项目落户。鹿西作为全国首个海水淡化试点工程的海岛,缺水将不再是鹿西岛需要担忧的问题,充足的电力也能保证海水淡化工程正常运行。

傍晚时分,离岛的船笛声响起。在码头,回头再看一遍,这个迷人的小岛在余晖中熠熠生辉。

分享到:

关键字:微电网工程 鹿西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