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零碳园区与零碳电网 返回

智网产业链建设提速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6-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6月4日,科技部发文解读《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下称“《规划》”),指出智能电网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实施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对于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将在六大产业进行相关布局
 
  目前,世界范围内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已启动,但由于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国国情及资源分布不同,发展的方向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具体到我国的能源和电力发展现状,主要面临两个基本现实:一是能源资源贫乏,难以支撑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且能源资源与用电需求地理分布上极不均衡;二是气候变化催生的低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对电力系统发展的压力迫在眉睫。
 
  对此,科技部文章指出,为支持智能电网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需对以下产业进行布局:(1)清洁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建设将大幅度提高电网接纳间歇性清洁能源发电能力,是清洁能源发电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前提;(2)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3)新材料产业,如光电转换材料、储能材料、绝缘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4)电网设备制造产业,如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变压器等;(5)信息通信、仪器仪表、传感、软件等;(6)新能源汽车产业。此外,智能电网还涉及家电等消费类电子产业。
 
  “智能电网的建设除需要输配电行业的配合外,还需要上下游很多产业的支持,并催生很多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家电网科技部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
 
  《规划》部署九大重点任务
 
  建设智能电网可以在发电、输变电、配用电及电网运行控制等各环节实现全面的技术跨越,在不断提升电网输配电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先进技术的高度融合,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提高大电网运行控制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电网输电及供电能力、抵御重大故障及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供电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我国电网的跨越式发展。那么,我国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哪些技术支撑呢?
 
  科技部文章指出,《规划》部署了九大重点任务,包括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技术、支撑电动汽车发展的电网技术、大规模储能系统、智能配用电技术、大电网智能运行与控制技术、智能输变电技术与装备、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柔性输变电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集成综合示范。其中,每项重点任务又包含若干具体任务。如大电网智能运行与控制技术就需研究电网智能调度一体化支撑关键技术、多级多维协调的节能优化调度关键技术等。
 
  此外,《规划》还重视示范工程和产业培育,将建成20—30项智能电网技术专项示范工程和3—5项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5—10个智能电网示范城市、50个智能电网示范园区,并通过投资和技术辐射带动能源、交通、制造、材料、信息、传感、控制等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智网 产业链 建设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