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输电工程的外绝缘和电磁环境特性与低海拔相比有显著差异,海拔的增加会使绝缘子污闪放电电压、空气间隙放电电压下降,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等电磁环境指标上升,因此存在海拔修正问题,且其修正值无法通过模型仿真计算获得,只能在高海拔实地开展真型试验。国外电力系统较少涉及高海拔运行条件,缺少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的试验研究,国内多为小尺寸下模拟低气压条件的试验,与真实的高海拔环境具有一定差异。因此,国内外现有标准中海拔修正方法仅适用于海拔2000米及以下,而我国西南水电送出、青藏联网、疆电东送等输变电工程海拔高度达4000米甚至5000米。现有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绝缘和电磁环境特性的海拔修正问题成为影响高海拔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中国电科院高电压研究所依托国家电网公司西藏、西宁高海拔试验基地和北京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开展了不同海拔下外绝缘和电磁环境试验研究,在高海拔工程污秽外绝缘、线路及变电(换流)站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电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成果已用于向家坝—上海、云南—广东、西藏藏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运行情况良好,节约了工程投资。同时,成果也应用于在建的锦屏—苏南、溪洛渡—浙西、哈密南—郑州直流输电工程的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