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储能关键装备 返回

中国石油如何布局储能?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22-04-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双碳背景下,中国石油集团加速清洁能源转型。

2021年4月,中国石油集团召开总部组织体系优化调整部署动员会,董事长戴厚良指出,优化调整业务板块划分,构建油气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子集团)。

这是中国石油首次把油气与新能源并举,且列在四大业务板块之首。由此可见其发展新能源业务的决心。

事实上,2018年9月中石油就曾采购27套离网型储能系统,以取代野外作业柴油机供电;后还成立新能源新材料等3个研究所,主要业务就包含对储能技术、氢能技术等研究。

储能业务上,中国石油集团首个课题为《电化学高效储能与规模应用示范研究》其认为该项研究将对其“十四五”以及未来清洁电力业务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储能领域需求与发展重点上,从4月1日中国石油连发的三项储能招标可以看出,储能核心设备的开发是关键。分别为:《高功率电化学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开发》、《钠离子电池及储能装置开发与应用》。

应用场景上,中国石油瞄准了风光发电大规模储能配套,以及油田的综合能源供应和清洁转型。在《油区多能多负荷系统中储能装备能量管理系统开发》中,中国石油明确提出要结合油区多能多负荷系统供电特点,设计开发出一套针对油田应用场景的综合能量管理系统。

电池技术路线选择上,中国石油明显青睐钠离子电池和钛酸锂电池。

近两年,钠离子电池凭借正极原材料更易获得、成本较低等优势,其研发推广热度持续升温。尤其在锂电池正极材料持续暴涨的背景下,行业亟需“锂”之外的储能技术突破。

此次中石油对钠离子电池的布局重点,一是满足循环5000次以上、-20℃~60℃耐温宽的正负极电极材料研发;二是电芯产品研发、实现钠电电芯批量制备;三是开发电池管理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电池模组集成技术等。

其最终要开发出安全稳定运行的低成本百千瓦级钠电储能装备,实现50kW/100kWh的钠离子集装箱式储能装备在油田场景下的应用示范。

此外,中国石油还对高功率储能电池技术——钛酸锂电池抛出橄榄枝。钛酸锂以高功率、低温性能优势一直在电池应用市场拥有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主要代表企业就是格力钛新能源。近两年随着国家对多元化储能技术的推广,其应用场景也获得了进一步拓展。

中国石油此次计划引入合作方,共同完成钛酸锂电池模组PACK工艺方案,共同开发高功率钛酸锂离子电池模块适用的BMS、和适用于规模化高功率用能的能量管理系统EMS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油虽拥有较完备的实验室材料开发条件与研发能力,但在电池制造、软件编制方面基础极为薄弱,接下来在储能领域表现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