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零碳园区与零碳电网 返回

特高压电网解决四川丰水期电力消纳难题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7-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4日讯 四川水电资源丰富,蕴藏量和可开发量均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发展前景广阔。2日,四川省政府在成都举办四川省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授牌仪式。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雅砻江官地水电站2号机组被授予“四川省电力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机组”牌匾。
 
    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国家授权,实施雅砻江流域整体开发的企业,随着官地水电站第二台机组的投产发电,二滩公司发电装机规模提升至45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雅砻江下游包括官地、桐子林、锦屏一级、锦屏二级等四个梯级水电站将全部建成投产,二滩公司发电装机将提升至147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超过700亿千瓦时。
 
    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雅砻江官地水电站第二台60万千瓦机组于今年5月31日1时12分并网发电,至此,四川省发电装机达到5008万千瓦,其中水电2457万千瓦。预计到2015年,四川电网总装机容量将达9030万千瓦,其中水电7426万千瓦,占比82.2%。
 
    特高压电网
 
    解决丰水期电力消纳难题
 
    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开发四川水电,实施川电东送,既解决了水电的出路问题,又有力地支援了华中、华东等缺电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了水电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平衡,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预计到2020年年底,四川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300万千瓦左右,需要省外消纳约3330万千瓦。可以预见,当四川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电网输送能力将成为制约水电开发和消纳的瓶颈。在此形势下,要使四川水电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平衡消纳,实现跨区域电量互换互济,发展特高压就成为必然选择。
 
    采用特高压输电方式,把四川电网通过坚强的特高压电网与华中、华东、华北电网紧密联系起来,不仅使水电得以外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也使四川在全国能源体系中大能源基地的作用得以凸显,有利于四川经济及能源战略地位的提升。
 
    特高压电网具有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长、节约土地等优点,可实现大规模、跨地区的资源优势互补,发挥错峰、调峰、水火互补、互为备用、减少弃水等联网效益。
 
    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成功投运,充分证明了特高压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向上线把清洁的四川水电直接送入华东电网,送电能力达到640万千瓦,同时又通过华东电网把水电送到全国各地。借助特高压电网外送电力,解决了四川丰水期水电消纳的难题,为水电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跨区跨省输电
 
    华中水电消纳量同比增长超三成
 
    从5月初至6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发挥大电网优势和特高压等跨区跨省输电工程的作用,千方百计组织消纳华中水电,服务国家节能减排,累计跨区跨省消纳华中水电4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30%,相当于节约标煤15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99万吨。
 
    今年,华中重点流域及三峡水库来水较去年同期偏丰九成,湖南、重庆、江西主要水电厂一度全部满发,四川水电消纳较为困难。从5月起至6月24日,华中水电发电量393.6亿千瓦时,占统调发电量的40%,同比增长41.4%。华中有关各省普遍按最小火电开机方式安排电网运行,全力消纳水电,但仍面临巨大压力。国家电网公司及时组织华中、华北、华东和西北分部,以及有关各省(区、市)电力公司研究措施,通过国家电力市场交易平台,统筹协调在更大范围内消纳华中水电。
 
    5月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连续3次调减特高压交流南送电力。6月13日起,特高压交流转为南电北送方式,向华北送出四川水电60万千瓦。5月26日起,复奉特高压直流送四川水电增至110万千瓦,6月14日起增加到177万千瓦。
 
    国家电网公司灵活开展交易,及时优化年度交易安排。5月,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国家电力市场,对年初达成的西北送四川年度交易电能安排全部转让,为四川省内消纳水电让出空间;同时组织四川送西北、华中送南网、华中华东三峡丰枯置换等短期交易;最大限度开展省间调剂,组织河南、湖北消纳重庆、四川富余水电,川渝断面基本保持满送;组织有关各省加强平衡分析和网厂协调,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基础上做好水电的省内消纳工作。
 
    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国家电网华中分部启动水电减弃增发应急交易,加强区内调剂;国家电网华北、华东、西北分部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最大限度消纳水电。国家电网公司组织跨区跨省输送水电,四川外送水电电力最大为627万千瓦,湖南、重庆分别为55万千瓦和80万千瓦。
 
   “十二五”投资超千亿元
 
    打造特高压和跨区跨省输电通道
 
    就目前四川电网外送通道来看,已形成南部500千伏洪沟—板桥双回线路和北部500千伏黄岩—万县双回线路,分别与重庆电网相连,并通过500千伏万县—龙泉双回线路和500千伏张家坝—恩施双回线路与华中、华东四省联网,形成了送电能力为380万~400万千瓦的“川电外送”通道。四川电网还通过德阳—宝鸡±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与西北电网联网,送电能力为300万千瓦;通过向上线与华东电网联网,送电能力为640万千瓦。
 
    但是,这样的外送能力仍然不能满足到2020年年底外送3330万千瓦负荷的要求,外送通道建设成为“川电外送“必须突破的瓶颈。
 
    四川省电力公司提出“大电网、大枢纽、大平台”的“十二五”电网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四川电网将基本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的坚强智能电网;全力打造特高压和跨区跨省输电大通道,形成“两交三直”特高压线路与全国联网格局,建成“东接三华(华中、华东、华北)、西纳新藏(新疆、西藏)、北联西北”的电力交换大枢纽;通过扩大“川电外送”,接入和消纳5000万千瓦新增装机,构筑起“水火互济、购送灵活、交换方便、新能源上网高效便捷”的电力资源配置大平台,将四川电网打造成国家电网公司的重要支撑极和增长极。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对四川电网投资超千亿元,为加快建设西部电力高地提供保障。“疆电入川”以及三华同步电网的积极推进,使四川电网在“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格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加突出。
 
分享到:

关键字:高压电 解决 四川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