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光伏重振,拓日新能大举融资扩产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4-05-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去年国家政策出台了并网电价政策,且规定了20年不变,光伏企业装机量开始大幅增长,相当于过年几年的总和。未来上马的项目总规模会非常大。

 

定增1.8亿、申请银行授信2 .2亿、加上股权质押,拓日新能今年重金扩产,在不少企业今年收缩产能的背景下显得特立独行。

 

拓日新能董秘刘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光伏产业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大步发展,得益于去年国家补贴政策的出台、补贴年限的确定和并网的落实。后者确定了,解决了输电的问题;前二者确定了,再加上12%左右的稳定收益,使得光伏电站的收益稳如固定收益产品。在这个背景下,公司电站业务才会大踏步向前冲。对于对公司负债的影响,他表示,拓日新能去年负债率只有30%,不仅在光伏产业就是在中小板中也是很低的。今年融资借款多,对负债率影响并不大。万联证券一名新能源行业研究员向南都记者分析时称,光伏行业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导,这决定了他们只有看到盈利水平提升后,才会有投资扩产的计划。

 

政策推动,光伏装机量去年大增

 

拓日新能刚刚与国开行签订了1亿元的借款合同,而就在上个月,其1450万股股权质押并审议通过1.8亿定增项目,还向招行申请2.2亿的授信额度。这些资金大部分投向光伏电站项目。

 

上一轮光伏盲目扩张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消除,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盈利大幅下滑,不少企业甚至倒闭。新一轮的扩张又要上演?

 

万联证券一名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表示,光伏产业的下游电站业务收益相对稳定,一般根据需求扩产,建设成本很容易算出来。而光伏行业民营企业为主导,这决定他们只有看到盈利水平提升后,才会有投资扩产的计划。

 

“我们扩产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的大力推动”,刘强向南都记者解释称,之前的光伏政策落地不到位,光伏企业发了电却无处输电,补贴多少年也不确定,拿订单要靠招标。去年国家政策出台了并网电价政策,且规定了20年不变,光伏装机量开始大幅增长,相当于过年几年的总和。未来上马的项目总规模会非常大。

 

根据发改委最新发布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到2017年,光伏装机目标为70G W,2014-2017年复合增速37.8%;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要达到3500万千瓦,意味着2017年,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与光伏地面电站相当,2014-2017年每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在800万千瓦。

 

平均内部收益率达12%

 

“实际上,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光伏公司就开始回暖了。”上述万联证券研究员称。A股36只太阳能光伏公司,201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2年大幅增长了近500%;2014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较2013年同期增长了近70%。

 

拓日新能(10.25, -0.04, -0.39%)的业绩今年也很靓丽,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万至1300万元,同比增长19.93%至94 .88%。刘强表示,主要是光伏产业销售收入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同时收购喀什瑞城光伏电站,增加电费收入。

 

“喀什瑞城一期20MW光伏电站项目已于2013年12月底实现并网运行,今年并入公司业绩报表”,刘强表示,这个项目获批享受国家1元/度的并网电价政策,预计全年累计发电量3400余万度,也就是说能获得3400多万的营业收入。目前行业平均内部收益率能到12%就很高了,16%-17%的收益很少。“关键是并网电价政策20年不变,这个收益很稳定,相当于固定收益率产品。”他强调。

 

“正是由于利润透明,光伏电站行业的利润取决于其规模”。上述万联证券研究员表示,这就要看各公司的拿订单能力。

 

拿订单是关键

 

“各省都有光伏装机量指标,拿订单要看企业在当地有没有项目,企业有没有预见性”,刘强表示,这不同于以前的竞标,现在拿订单都市场化了,也不存在价格战的可能。拿到订单后,后面就是生产安装了,新疆的项目我们在2012年就布局了,拿订单花了1年多时间,20万兆瓦的装机量项目,4个月左右就投产了,今年就能贡献业绩。

 

华鑫证券研究员徐呈健认为,光伏产业有比较明显的滞后性。而从实际的景气程度来看,业绩和股价上均体现了滞后性。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装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