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规划与设计 返回

成本上涨!纽约州推进6GW储能部署目标并非易事

作者:刘伯洵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2-04-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纽约州公共服务部日前表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纽约州计划通过将12GW以上储能项目添加到互连队列中,以响应纽约州制定的2030年储能部署目标。  

然而,纽约州公共服务部和分析机构PA Consulting公司预计,这些项目中只能部分能够实现纽约州6GW储能部署目标。而到2025年实现部署1.5GW储能系统中期目标的项目正在开发中。该机构报告称,该州已经接近实现该目标。  

纽约州在2018年12月设定的初始储能部署目标为3GW,随后虽然进口锂和其他关键电池金属的价格上涨,但纽约州州长Kathy Hochul在今年1月仍将其储能部署目标提高了一倍。  

专家表示,供应链紧张、对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锂成本上升,导致了储能成本大幅攀升。但这些负面因素可能会变成积极因素。  

纽约州公共服务部和分析机构PA Consulting公司表示,该州将通过部署大型储能项目实现其储能部署目标,其中包括可能由海上风电供电的储能项目以及规模较小的分布式储能系统。  

根据纽约州公共服务部在4月1日发布储能市场报告,最近中标的零售非住宅储能项目的平均成本为567美元/kWh。在2020~2021年度,此类项目的平均安装成本为464美元/kWh。根据彭博社新能源财经公司的估计,预计该州更高的储能部署目标是在2030年年底将成本削减至150产美元/kWh至200美元/kWh。  

虽然在储能部署方面存在巨大挑战,但该州推动及其对前所未有的电网储能水平的需求可能会推动新技术发展,并降低成本。  

PA Consulting公司储能专家Dan Finn-Foley指出,长时储能供应商将证明,他们的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地竞争,并在6GW的市场份额中占据很大一部分,尤其是通过间歇性海上风电进行深度脱碳,而四小时持续时间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外难以满足长时储能需求。

纽约独立系统运营商发言人Kevin Lanahan指出了市场对该州新目标的反应,以及旨在降低并网电池市场壁垒的待定规则。  

在寻求与电网互连的12,267MW储能项目中,绝大多数是在电网侧前端。根据纽约系统运营商(NYISO)发布的数据,将连接到电力系统的储能项目的装机容量为10,502MW,而加上与太阳能发电设施和风力发电项目配套部署的电池储能项目时,这一数字上升到11,135MW。据纽约州公共服务部的报道,输配电队列中的项目比一年前增加了50%。但这些技术没有对外透露。  

Lanahan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说:“市场推动投资的原因是技术进步,部分原因是各州和联邦政策的推动,以及系统运营商(ISO)的市场设计变化放松了电池和储能资源的进入。”

今年1月,纽约系统运营商(NYISO)要求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批准其降低电池储能系统、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开发障碍的提案。

纽约州公共服务部声称,超过1.2GW以上电池储能系统的提案中有多少是相互连接的尚不清楚,但由于系统要求或财务原因以及该州无法控制的其他因素,其中可能只有一小部分。  

Finn-Foley估计,除非有重大政策支持,否则将有10%~15%寻求互连的拟议储能项目投入使用。尽管如此,要在8年内将储能系统装机容量翻番至6,000MW并非易事。  

Finn-Foley表示,这将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全面支持,并指出其他电网对电池制造能力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电动汽车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激增。  

纽约州公共服务部的报告指出,预计纽约州将有1,230MW的电池储能系统上线运营,已经接近2018年设定的到2025年实现的1,500MW储能部署目标。根据纽约系统运营商(NYISO)的数据,该州目前只有40至60MW电池储能系统上线运营,其余的正在开发中。

纽约州公共服务部的报告指出,储能用例继续包括与该州正在开发的现有分布式太阳能开发管道以及大型电网规模项目相配套。太阳能+储能项目部署的一个驱动因素是它们有资格根据分布式能源资源补偿的价值获得电网服务的费用。  

此外,PA Consulting公司表示,纽约州9GW海上风电开发项目预计将在2027年左右上线运营,其中超过3GW项目可以在风力下降时采用大型电池储能系统供电,以支持电网稳定运营。部署大量此类储能系统的理想位置是纽约长岛,但挑战在于它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专家表示,如果这一因素或其他因素阻碍电池储能系统与可再生能源共存,那么独立部署电池储能系统可能会通过增加负载来加剧电网压力。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市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