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疯狂”的碳酸锂市场开始“降温”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矿业报 发布时间:2022-05-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目前,全球的碳酸锂产量增量主要来自我国,由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动力电池的需求与供应之间出现缺口,主要的动力电池原材料在供应方面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价格纷纷走高。收益的提升带动了大批企业进入。但是,近乎疯涨的碳酸锂价格于近日出现回落。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自4月8日以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一路走低,更是创下自2021年以来难得一见的连续6个交易日的下跌。4月18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再度下调,下跌1500元/吨后,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49.25万元/吨,较此前高点跌去1万元/吨,跌幅达2.03%。

那么,碳酸锂价格是否已至拐点?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碳酸锂价格确实已经到了拐点处,上下游对价格预期无法达成统一,造成近期市场现货成交转弱,目前双方仍然处于抗衡状态。下游现货采购意向极低,市场成交高位难以维持,整体处于下跌状态。也有观点认为,现在供给还未出现较大释放,需求依然比较旺盛。

近期影响碳酸锂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关部门引导。

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构建跨区域回收利用体系。

2月28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今年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3月16日和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四部门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围绕锂盐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生产消费情况、动力电池产业受影响情况、保供稳价政策措施等进行了交流。会议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地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相关部门表态,这对当前碳酸锂价格炒作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二是中下游厂商抵制情绪。

起点锂电大数据微信公众平台发文分析称,由于碳酸锂等关键原材料涨价迅猛,全行业电池厂包括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天能等从去年开始就上调了产品售价,同时今年再度开启第二轮价格协商调整。

据悉,方型-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从2021年初的0.525元/Wh上涨至0.99元/Wh,涨幅88.57%;方型-三元电池的价格从2021年初的0.66元/Wh上涨至1.09元/Wh,涨幅65.15%。

电池涨价推动造车成本提升。今年陆续就有超20家车企宣布涨价,涉及70款新能源车型,平均涨价3000元-35000元左右。

成本承压下,伴随碳酸锂站上50万元/吨大关,部分企业开始抵制高价碳酸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价格走向。

三是企业加码盐湖和云母提锂。

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气温逐渐回暖,进入三四月份,盐湖提锂企业一般就会开始提量,在6月份之后,盐湖提锂产量开始呈小幅上涨态势。

此外,随着云母提锂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云母提锂日渐成为锂资源来源的重要补充。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码该领域,今年新增产能逐步释放。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分析师曲音飞表示:“成本、供需、情绪都会使锂价出现变动,其中供需、成本占主导,情绪为辅,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下,情绪对市场产生较大刺激从而引导市场走向。今年二季度,随着盐湖产量回升,新投项目产量爬坡,预计市场供应将有所增加,而下游正极企业对当前市场价格较为排斥,生产排产计划减弱,采买意向降低。多方因素影响下,二季度碳酸锂市场或将维持弱势。”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