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国家核电复苏加快:威海423亿项目将开工(附股)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券时报网 发布时间:2014-06-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家核电威海项目总投资423亿机组建设预计今年开工

 

核电复苏的步伐越来越快。

 

环保部官网3日发布消息称,正在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1400示范工程(选址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下称《环境报告书》)进行公示,公示期为6月3日~6月9日。

 

《环境报告书》显示,该工程规划建设两台CAP140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由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工程总投资约为423亿元人民币,其中环保设施投资约为34.3亿元人民币,约占总投资额的8.12%。退役基金按每年1.56亿元提取。

 

上述工程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宁津所街道东南的石岛湾厂址内。石岛湾厂址西北距烟台市约120km,西北距威海市约68km,西北距荣成市约23km。

 

上述项目资本金由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和中国华能集团根据出资比例筹集,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通过银行融资解决。

 

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在5月29日由国家核电和美国西屋公司举行的AP/CAP合格供应商年会上表示,中国重启核电建设的政策已经明确。“我国已形成这类机型每年6~8台的设备材料供应能力,已形成一个面向全球、中外共享的AP/CAP三代核电供应链。”他说。

 

王炳华介绍,目前CAP1400的初步设计已通过国家审查,施工设计完成约65%。规划在山东荣成石岛湾建设CAP1400两台机组的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内开工,2018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国核压水堆示范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 16 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其主要任务和总体目标是:在国家已经确定的 AP1000 三代核电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全面掌握以非能动技术为标志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并进一步研究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建成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 CAP1400 示范工程。

 

国家核电副总经理曲大庄在5月29日的供应商年会上表示,在后续CAP1400示范电站的建设中,设备国产化率将超过80%。

 

曲大庄还表示,目前,三代核电设备供应链具有完备的制造能力:不仅涵盖主设备,还包括辅助设备和关键材料;供应的设备种类不仅涉及核岛设备,还包含常规岛设备;不仅有国内供应商,还有一批国外企业。

 

国家核电和西屋公司就合作将第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推向全球市场达成共识:AP1000国际市场开发,以西屋公司为主,国家核电及中方企业支持;CAP1400国际市场开发,以国家核电为主,西屋及外方企业支持。

 

而据本报了解,中国首台也是世界首台第三代先进压水堆AP1000型核电机组——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计划于2015年年底并网发电。

 

中国计划增加核电的发电量。发改委5月16日发布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要“安全高效推进核电建设”。其目标是2015年核电年发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力争2017年底核电年发电量超过2800亿千瓦时。2013年中国核电累计发电量仅为1107.1亿千瓦时。

 

三年前发生的日本福岛事故,使得人们对核电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不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介绍,30年的中国核电发展,总体上是比较顺利、健康和安全的。

 

“到今天为止,中国共有建成的、投入商运的核电机组19台,在建的核电机组29台,加起来48台,这个规模在世界上已经名列前茅。”李干杰说,“总体而言,中国在建核电机组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已运行的核电机组保持了比较好的安全业绩。30年以来,我们没有发生过二级及二级以上的运行事件。”

 

核电“走出去”产业联盟开始运转 投资机会一览

 

日前,中国核电技术装备产业联盟在北京召开2014年年会,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和国核技联盟发起单位分别介绍了2014年“走出去”工作目标和计划;阿根廷和英国项目团队就项目的进展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与我国装备制造、工程建设以及金融机构完成对接,服务于海外核电项目的建设。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开始正常运转。联盟各成员单位表示将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强信息沟通和行业自律,整合中国核电30余年积累的技术、建设、安装、设备制造、工程管理及运行成果优势,形成合力,推动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

 

我国首座内陆核电站正在筹备

 

我国首座内陆核电站正在筹备,中核集团湖南桃花江核电公司回应“我国首座内陆核电站将在湖南开工”时表示,该核电项目只是在当地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能够早日开工进行前期准备,而不是网站新闻标题所说的“即将开工”。

 

据了解,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湖北大畈核电站和江西彭泽核电站是2008年初冰雪灾害之后,首批拿到国家发改委“路条”(即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的内陆核电站。截至2013年底,有着“内陆第一核电站”之称的湖南益阳桃花江核电项目签约金额近16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3亿元。

 

内陆核电“十三五”或启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在国务院做出内陆核电重启之前,肯定要多方听取专家的意见,并做全面的核安全论证。现在报告既然已经明确提到了,说明主要要点已经达成了共识。

 

不过,张晓强也认为,报告提出的“开工一批核电项目”,并非在内陆地区,而是在沿海地区。至于内陆核电项目何时重启,他判断应该会在“十三五”(2016 年-2020年)期间,即在2015年之后。

 

今年以来,核电建设步伐在加快。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在下发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适时启动核电重点项目审批,稳步推进沿海地区核电建设,做好内陆地区核电厂址保护。两个月后,“开工一批核电项目”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核电建设安全至上如果说两年前内地核电项目暂缓源于公众对核安全的担忧,那么传统能源结构所引发的持续两年的雾霾,则是推动核电步伐加快的直接诱因。

 

“十三五”期间还需要平均每年开工建设6台机组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未来10年,除中国外全球约有60至7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开工建设。美、俄、法、日、韩等核电大国纷纷瞄准国际市场,把核电出口作为国家战略,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我国目前在运和在建核电规模总计4875万千瓦,要实现2020年在运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今明两年就要新开工建设10台机组;另外,“十三五”期间还需要平均每年开工建设6台机组。即使如此,到2020年核电在电力总装机中的占比也不足3%。

 

投资机会:

 

核电“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核电重启新订单有望逐步落地,核电产业链热度提升。

 

有市场人士建议,关注以下四条主线:1.在核岛方面,目前主要由中国一重、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公司提供。2.在常规岛方面,东方电气汽轮机和发电机市场份额占比高达54%。3.在汽水分离器市场上,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所占的市场份额均为35%左右。4.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各类核级阀门,江苏神通是国内阀门的龙头企业,其产品应用于核电站的核级蝶阀、核级球阀等。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神通受到多家机构的看好。国信证券表示,由于公司目前是核电行业最具弹性和爆发力的上市公司,在核电重启的大背景下有望享受行业景气带来的估值溢价。同时,公司还切入煤化工和LNG等清洁能源阀门的生产和销售,这两领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2013年公司已经获得了部分能源阀门业务的订单,未来公司将投入一半的产能在能源阀门的销售与开发,将为公司长期的成长打开成长空间。预测公司2013年至201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2元、0.42元、0.60元,而2014年将是核电订单的高峰期,且业绩爆发从2015年开始,以2015年业绩给予35倍计算合理估值为21元,维持“推荐”评级。

 

海通证券认为,核电产业链热度提升,建议重点关注江苏神通,相关公司还有中核科技、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中国一重、盾安环境、中电环保、南风股份、沃尔核材等。

分享到:

关键字:核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