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综合管廊作为新型管线敷设方式,通过在地下立体敷设管线,可以有效集约地下空间,保障水电气等“城市生命线”的安全稳定运行,代表着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深度”。
经过7年发展,我国综合管廊累计建设6000余公里,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及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颁布稳经济“33条”,多次提到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综合管廊成为稳增长的基建发力点,更成为保障城市安全,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诸多管路、超长线程、入驻量激增的背后,综合管廊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综合管廊消防安全也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我国较早从事综合管廊消防防护规划建设的技术支持单位,从我国管廊实际情况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发之路,在综合管廊消防的规划、建设及科技创新等领域不断打磨,探索综合管廊火灾防控建设的“及安盾模式”,助推全国综合管廊高质量发展。
与天津消防研究所共建综合管廊试验平台
01▶迎难而上,主动谋划
过去,科研院所对于综合管廊火灾的研究集中于计算机模拟和利用缩尺寸模型进行试验,全尺寸实体火灾试验开展较少。及安盾消防考虑到地下综合管廊火灾防控条件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耗资350余万,自建1:1百米全尺寸综合管廊模拟火灾试验平台用于科研试验,开展全尺寸的电缆隧道环境实体火试验,并对火灾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确保相关综合管廊灭火产品更加安全、高效、环保。
及安盾消防在总结前期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经验教训,充分调研国内其它城市综合管廊火灾防控情况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分区保护、全域防护”的综合管廊火灾防控理念。
及安盾消防构建了干线、支线和缆线管廊有机衔接的管廊火灾防控系统,使得综合管廊系统更加完善。结合管线需求和综合管廊方案可实施性,合理确定干线、支线、干支混合及缆线管廊消防系统组合形式。
02▶创新工法,凝聚匠心
长期以来,在综合管廊等大空间封闭场所内,都是采用主机控制系统同时启动多台灭火装置的方式或者通过特殊编码方式分时启动不同位置的灭火装置,为减小管廊消防系统启动时对封闭空间带来的巨大压力,避免建筑主体损伤,及安盾消防率先在国内研发出能够实现分时启动灭火的主机系统。该设备整体性、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灭火装置编码速度快,可实现对每台灭火装置实现实时监控,检测模块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造成误启动,不启动的现象,真正在综合管廊实现防护区域分时启动,全域保护。
综合管廊主机系统实时监控灭火装置
此外,早在5年前,及安盾就城市综合管廊火灾与防灾技术研究项目曾与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所开展科研合作,旨在对综合管廊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灭火技术研究,并参与各项编制综合管廊消防系统工程应用技术标准草案。
及安盾消防坚持以高效、便捷运营为导向,结合综合管廊特点,分别探索“城中村缆线管廊火灾防控”“校园(园区)综合管廊火灾防控”“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结合火灾防控”“片区开发新型缆线管廊火灾防控”等多种管廊建设应用场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03▶科技引领,打造标杆
及安盾消防成立伊始就坚持建设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体系,成立7年以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8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5余项。自主研发综合管廊相关产品4项,其中采用脉冲式技术研发的悬挂式干粉灭火装置,成本比市面传统灭火系统节省50%以上,在灭火药剂上首次采用聚磷酸铵成分的干粉,其灭火效能比传统干粉药剂高出2-3倍,使及安盾消防3KG脉冲式干粉灭火装置仅用两台产品,就能达到四台传统灭火装置的配置和体验,有效减少管廊建设单位、运营单位成本压力。
由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城市综合管廊固定灭火系统技术规程》,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消防系统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已批准发布,即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成为管廊消防首个团体标准。及安盾消防还积极承接国家重点研发管廊项目实验研究,与东南大学等院校共同完成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面向城市灾害管控的主动应急指挥关键技术与示范"-原型综合管廊火灾溯源与状态推演实验研究,持续扩大行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