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继先后于内蒙、四川拿下逾10GW光伏电站项目后,A股上市公司中环股份(002129,股吧)又有一项“大动作”。
根据公司最新发布的公告,该公司正着手展开金融租赁及保理业务,决定通过向全资子公司中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环香港”)增资5亿元,以支持其设立天津中环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中环租赁”)和天津中环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下称“中环保理”)。
虽然已于去年9月启动“非公开发行预案”,计划“募集资金不超30亿元”的中环股份,眼下并不缺钱,但从中长期来看,“融资租赁”和“应收账款融资”确是光伏这一资金密集型产业,提升融资能力的一条捷径。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某位金融界人士介绍,“融资租赁不仅可将公司获得的银行授信充分运用,更可盘活公司旗下如光伏电站、硅片生产线等存量资产,此外,融资租赁平台亦可借国际贸易,使企业有效利用海外低成本资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环香港在天津市东疆港保税区设立的中环租赁可以视为外资租赁公司,而根据商务部有关规定(融资租赁由商务部监管、金融租赁由银监会监管),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资产一般不得超过净资产总额的10倍。也就是说,中环租赁资本金可获得10倍杠杆,其资金规模最高可达50亿元。”上述金融人士向记者推测。
难以被复制的融资路径
对于设立中环租赁和中环保理的目的,中环股份透过公告称,其一方面将拓展金融业务、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产融结合,有效满足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公司将有效使用境内境外资金,合理降低财务费用。
事实亦是如此,在国内资金成本普遍为6%-7%甚至更高的背景下,海外资金成本则通常在4%左右。
上述金融人士就此举例称,“假设过去中环股份要用高成本国内资金100元,购买SunPower的电池,需要支付6元-7元的利息;而如此一来,中环租赁用低成本海外资金100元,购买SunPower的电池,再将其出租给中环股份,相当于中环股份只需支付略高于4元的利息(4元+中环租赁需缴利息)”。
不过,中环股份这条看似简单、易学的融资之路,并非谁都能走。
首先,公司必须构建外商投资架构,从而获得注册资本金有效放大的条件;同时,还需达到境内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境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条件。
再来看看中环股份,其不仅具有国企背景,加之公司合作伙伴——国际光伏巨头SunPower及背后大股东道达尔(Total)的国际声誉,似乎已为这一切铺平了道路。而不久前,Google(谷歌)也宣布已与SunPower建立合作关系,计划投资2.5亿美元向家庭用户出租太阳能组件。
稀缺的光伏融资租赁
如今,金融租赁、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模式正在我国大展拳脚。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有商务部和银监会体系内1026家租赁公司,其中银行系统租赁公司123家,内资123家,外资880家,总规模达2.1万亿元。
然而,囿于电站标准化等多重原因,在如此庞大的阵容中,真正能够为光伏行业提供服务租赁公司却屈指可数。
不过,这似乎与中环股份无关。首先,在集中式地面电站方面,中环股份均采用“CFZ+SunPower高效电池+低倍聚光技术(C7)”的模式,其标准可以统一。
此外,中环股份自身业务规模足够庞大。继不久前于我国内蒙古拿下7.5GW光伏电站开发项目后,中环股份又于四川阿坝州拿下3GW大单。业内人士推测,中环股份与SunPower在内蒙古7.5GW全球最大太阳能电站的“c7+cfz”(7倍聚光+高效太阳能组件)模式不仅将在四川乃至全国复制,更有可能借力SunPower、道达尔而推向全球。
“未来,待国内光伏市场更加规范、健康时,中环股份也可以通过租赁平台,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上述金融人士称。
除了融资租赁,东吴证券(601555,股吧)研报认为, 根据公司战略,未来的制造环节布局应该是Sunpower生产高效电池,华夏聚光生产除电池之外的其他系统部件,然后供给国内的电站,未来有可能出口到全球其他与Sunpower相关的电站。在整个过程中,从高效电池进口到电站系统出口,涉及到大量的国际贸易。2013年中环股份海外销售收入增长600%以上,外贸占比快速提高,可以预见,公司未来海外销售收入会占有更大的比重,开展保理业务可以降低贸易风险,有效助推海外市场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