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返回

全球10年可再生能源数据汇总(收藏)

作者:洪嘉琳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2-06-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22年4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2022年版可再生能源统计报告RENEWABLE CAPACITY STATISTICS 2022,呈现近1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

IRENA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约3064吉瓦,占全球总发电装机容量的38%。2021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约257吉瓦,同比增长9.1%,占当年发电装机增量的81%。

2021年,风能、太阳能发电装机增量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量的近九成。2021年,全球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133吉瓦,占当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量的51.7%;风能发电装机新增约93吉瓦,占比约36%。

从区域看,亚洲、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先全球,两者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近七成。东盟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近10年增长了1.3倍,2021年装机总量达97吉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3.2%。相比东盟,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较小,2021年总容量约为24吉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0.8%;发展速度较慢,近10年增幅为76%。

全球

2012—2021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约1620吉瓦,10年间增长超1倍,年均增速约为8.7%。2020年增速最大,达10.4%。

从可再生能源种类看,近10年,全球水电增长平稳,太阳能发电发展迅猛,2012—2021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7倍,同期风电增长了2倍。2021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约257吉瓦,其中太阳能发电新增约133吉瓦,占比约51.7%,风电新增约93吉瓦,占比约36%。2021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一半以上。

从区域看,亚洲、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先全球,两者的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容量近七成。亚洲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全球占比分别为43.7%、46.7%、57.2%和39.7%。

东盟

近10年东盟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2012—2021年装机容量增长了约54.7吉瓦,10年间增长了1.3倍,年均增速约为10.3%。2021年,东盟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约97吉瓦,占亚洲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6.6%,占全球总容量的3.2%。

分种类看,水电一直为东盟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近10年其装机规模不断增长,在东盟所有可再生能源中的占比逐步降低,由2012年的81.2%降至2021年的56.7%。太阳能发电在2018年后发展迅猛,2020年装机容量比前一年翻番,增速达120%,为近10年最大增速。

从国别看,2021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前三的东盟国家依次是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在东盟中的占比分别为44.2%、12.29%和11.54%。文莱、新加坡、柬埔寨规模小,三者总和在东盟中的占比不到3%。

总体上看,水电在东盟多个国家占据较大比重,2021年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均占当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一半以上。各国都有发展太阳能发电,除文莱以外的9个国家均一定程度上发展生物质能发电。

各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策条件不同,可再生能源也呈现不同的发展情况。越南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2021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占该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39%,占当年东盟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的69%。泰国四种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较为均衡,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占据首位。根据IRENA的数据,文莱仅有的可再生能源为太阳能发电,2021年装机容量为5兆瓦;目前暂无老挝、马来西亚关于风电的数据。

中东

中东可再生能源规模较小,发展速度较慢。2021年其装机容量约24吉瓦,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0.8%。2012—2021年中东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约10.4吉瓦,增幅为76%,年均增速约为6.8%。

水电稳定占据中东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比重,2021年装机容量约为16吉瓦,占比超过六成。太阳能发电为近10年中东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2021年的装机容量比2012年增长了26倍,增加了8102兆瓦。科威特、巴勒斯坦、阿曼、沙特阿拉伯、约旦、阿联酋、以色列等国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据四种主要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沙特、阿联酋占比接近100%。

数据来源

https://www.irena.org/publications/2022/Apr/Renewable-Capacity-Statistics-2022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