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7月1日,新华水电公示了4GW光伏组件框架集采入围企业,同日,北京京能电力公示435MW光伏组件中标候选人、水发兴业公示250MW组件中标候选人,总规模共计4.685GW。
根据公示结果来看,新华水电本次集采共划分四个标段,前三个标段均为单双面540~560W组件,但项目地各有不同,第四标段则为N型标段。
从入围企业来看,新华水电前两个标段主要入围企业为晶科、正泰、隆基、亿晶光电、一道新能源;第三标段入围企业除上述外,晶澳、英利、锦州阳光也分别入围;N型标段入围企业则为晶科、亿晶光电、一道。
报价方面分为单面组件与双面组件出厂价以及运费。其中,单面组件报价在1.878~1.93元/瓦之间,双面组件报价在1.908~1.95元/瓦之间,单双面组件价差约为0.02~0.03元/瓦;由于项目地不同,故运费有一定差异,在叠加运费后,单双面报价最低为正泰的1.898元/瓦、1.928元/瓦,最高为隆基的1.953元/瓦、1.973元/瓦。N型标段在叠加运费后则均达到2元/瓦以上。
京能电力集采组件规格为单双面540W+组件,其中单面规模为135MW,双面规模为300MW,其报价为综合报价形式。晶科以1.987元/瓦的报价位列第一中标候选人,晶澳、天合报价则分别为1.961元/瓦、1.951元/瓦,具体供货时间未知。
水发兴业组件集采规格为单面540W+(182mm),规模为250MW,亿晶光电、唐山海泰分别以1.914元/瓦、1.924元/瓦成为中标候选人。供货地点主要为广西、陕西、湖北、山东、广东等地,供货周期为120天。
事实上,近期来,硅料、硅片价格大幅上涨的趋势,进一步助推了电池片涨价的情绪,由此组件厂家的生产成本则全面堆高。近日有流出一二线组件企业的停产、排产情况,经过与部分厂家沟通,确实有出现停产、产线翻新的情况,但并非绝大多数组件企业产线停产。
根据本周硅业分会最新数据来看,单晶复投料市场高价已经来到29万元/吨,均价也达到了28.63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4.83%。硅业分会认为,本周硅料价格上涨幅度增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新疆地区一家企业计划外全停检修,导致其部分长单供应突然中断,国内多晶硅供应总量减少的同时,临时补单需求也同步增加,硅料短缺局面更加凸显;第二,硅片价格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下游对硅料价格涨势的接受度;第三,7月份个别检修企业减产幅度增大,三季度新增3家企业计划检修,使得市场更加坚定了国内硅料供应持续短缺的预期。综上因素支撑本周硅料价格延续大幅上涨走势。
硅料价格上涨的同时,硅片报价也应声而涨。昨日,隆基股份发布的7月硅片售价上涨,其中182mm现价7.3元/片,166mm6.08元/片,158.75mm5.88元/片。相比于此前5月27日分别涨价0.44元、0.36元、0.36元,涨幅在6.29%~6.52%之间。
硅业分会表示,从供给端的角度来看,原材料供应紧张情况加剧,新疆地区硅料企业检修将直接影响7月硅片产量,采购市场或将转变为“价高者得”。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电池端,在维持利润空间的前提下,电池厂对本轮硅片涨价接受度高。组件端,今年以来组件价格屡创新高,因此前期签订的远期低价订单出现部分积压,而目前硅料价格基本覆盖前期成本,组件生产企业自然不愿亏损履约。一线企业考虑到单晶硅涨价或将进一步推高产业链价格,并在和前期锁价企业的竞争中丧失优势,因此短期处于观望态势,并未盲目涨价。综合供需两端的情况来看,预期硅片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在电池片方面,PVInfoLink最新分析认为,当前由于电池片厂家惜售心态,成交订单出现迥异的现象,除了部分前单仍在出货,绝大多数电池片厂家暂停报价并停止发货,而少数订单为先发货但价格未定或在之后重谈。随着硅片涨价的落定,电池片厂家预期硅片价格涨势仍将带动全尺寸电池片价格上行,而其中M10尺寸报价出现明显涨幅,目前报价已有出现约每瓦5-7分人民币不等的涨势。
各环节涨价的同时,组件厂家的生产成本则持续堆高,本周不少组件厂家开始暂缓发货2-5天不等的时间,目前价格持续僵持,500W+单玻项目出厂价格(不含内陆运输)约在每瓦1.86-1.97元人民币的价位,500W+双玻项目出厂价格(不含内陆运输)约在每瓦1.88-1.99元人民币。
组件厂家已经对7月价格报价有些微调整、涨幅约每瓦0.02-0.05元人民币不等,然而截止目前,终端接受度仍然低迷。展望7-8月国内需求,项目的拉动看来又将因为高昂的价格受限,仍需等待供应链上游的价格底定,7月开工情况有可能出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