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电池 返回

多条技术迭代路线浮现 钴镍跌价或助盈利改善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科创板日报 发布时间:2022-07-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科创板日报》7月1日讯(编辑 郑远方)随着6月落下帷幕,多家锂电正极材料厂商也密集发布调研纪要,给出乐观展望与布局动向。

其中,长远锂科6月迎来229家公司调研,其表示,Q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几乎均受疫情波及。公司Q2整体出货量与Q1差不多,但预计Q3整个产业链将恢复迎来反弹。

振华新材也在调研中表示,4-5月出货量受疫情、终端需求等影响,6月已恢复正常水平。

从技术上来说,高镍化是锂电池正极材料颇为确定的一大方向,如今高镍渗透率持续攀升,产业链公司产品也不断迎来进展:

长远锂科表示,公司高镍或超高镍九系及以上的产品已有百吨级产品出售;

振华新材也在30日披露的调研纪要中透露,超高镍九系材料已吨级送样;

容百科技在29日更新的问询回复函中补充称,预计今年末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可达25万吨,同比增长108.33%,增幅高于同期国内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增长率。主要原因为今年高镍渗透率持续提升,产品获下游客户长单锁定,产能规划与客户需求增长一致。

另一方面,除去高镍化之外,锂电正极材料——特别是三元材料其余新技术的快速迭代也是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

从近期动向来看,如今三元材料技术路线呈现多样化演变,覆盖高电压材料、富锰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多个方向。上述公司中:

长远锂科着眼于磷酸锰铁锂。公司在调研中表示,已有这项技术研发线,样品已送至多个客户进行测试;

振华新材已布局钠电池。其在调研中透露,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吨级送样。从规模效应及生产经营难度综合来看,预计批量供货后,这一业务盈利能力不会弱于三元材料;

容百科技则在2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钠离子电池材料方向,公司已产品包括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类和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此外,技术开发方向还涵盖固态电池,金属空气/金属硫电池。

此外,中伟股份也在5月机构调研中透露,钠系前驱体已完成主流客户送样,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批量供货。

三元正极技术门槛高,随着行业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不断推出新品、深挖护城河,方正证券陈杭认为,新进入者很难实现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镍钴价格显著下行。中信证券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国内钴金属价格已跌破40万元,6月初至17日跌幅已达14%。同时,LME镍价6月中旬已跌至2.5万美元/吨,5月至6月中跌幅约25%。

分析师指出,镍钴价格下行的背景下,三元正极材料成本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以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为例,近期镍钴价格下跌带动材料成本约下降7.5%。

整体而言,中信证券认为,三元材料企业的吨盈利水平有望维持稳定,企业可更充分受益于销量增长带动的业绩增厚。当前在电池产业链中,三元材料估值及反弹幅度均处于偏低水平,看好板块配置价值。

不过,由于产业链玩家争相扩产,中银证券提醒,现有的规划产能存在一定的过剩风险,可能出现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头部电池企业保持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以及在产品技术方面具备更新迭代能力的企业,有望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